3)第四百零九章 小二封相(下)_列国浮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阁史官,竟是如此知识广博、滔滔不绝。他引经据典、分析利弊,凭一人之口,在三个时辰里对答如流、临危不乱。

  最终,众臣同意暂时与宋国议和,不再攻打,而是令楚军驻守已经攻陷的宋国城池,先行救治军中瘟疫。

  廷辩结束,恕儿取出先王的一纸手书,命宫人宣读——

  “临江庆田陆氏,曾五代为官,忠义清廉。陆氏远公,官居楚显王丞相。陆氏敬公,官居楚幽王七子太傅。然因其直言进谏,获罪于幽王,使陆氏十代不得入朝为官。寡人偶有耳闻,惊奇之余,便寻陆氏后人陆脩一叙,不禁敬其德才、叹其身世,故免去陆氏不得入朝为官之旨,望陆氏族人不计前嫌,为楚效力。”

  恕儿对众卿道:“寡人见先王手书,故请陆卿入藏书阁修史,后听闻藏书阁众人对其严谨勤勉之道赞赏有加,颇感欣慰。几日前,陆卿呈上一封奏章,寡人便想与众卿分享,于是有了今日的廷辩。

  繁相年事已高,久卧病榻而不能常顾朝会,已请辞数次。寡人未准,是因为寡人还未想到国相的不二人选。

  今闻陆卿廷辩,寡人不禁如先王一样,赏其惊才。敢问陆卿,可否不计幽王前嫌,为楚效力,应寡人拜相之请?”

  陆脩下跪:“臣不敢。”

  此时东方愆笑道:“陆先生,众所周知,出兵伐宋是我率先提议的。若是今日没有听到这场精彩的廷辩,我恐怕会立刻返回宋境,继续攻城。但今日听君辩言,不无道理。陆大人博学广闻,令我频频想到先王,难怪他与你一见如故,为了能够让你为楚国效力,免去了幽王的旨意。

  楚国丞相,当如陆先生。

  既然殿下拜请先生为相,先生不答应,难道是还对幽王时的旧政耿耿于怀?”

  姐弟二人配合默契,又将封相说成了拜相,更频频提及先王。正值众臣对陆脩好奇之际,便也无人反对。

  自此,曾经临江酒楼的店小二,出任三朝丞相,传为列国佳话。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