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九章 一念之差 下_列国浮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种周朝民间乐师所制的曲谱珍珠,原本因为很少有人能看懂,所以价格低廉却也无人问津,到如今,一珠难求,价格翻了又翻,宋王却依旧暗中派人以重金购买、调查。

  十三年来,遍布九州的曲谱珍珠渐渐在江湖上变得凤毛菱角,而刘的琴艺,也随着光阴流转,变得极少有人能够企及。至今为止,天下君王,或许只有数百年前写下《玄女步》舞曲却败了整个大周江山的周乐王才有资格和宋王刘比较琴技。只是宋王身份尊贵,不愿娱人以琴,他从不在外人面前弹琴,因此九州百姓,只知他是“王权狂人”,却不知他琴技绝。

  搜罗到第一颗曲谱珍珠时,十岁的刘也像今夜一般,独自站在灯下,指尖一遍一遍摩挲着珍珠。他迫切地想要知道,这上面刻着的,是怎样一曲子。连他自己都觉得自己的想法荒唐幼稚,但他还是认为,只有亲自弹出上面的曲子,天上诸神,总有一位能够听到他的诚意,然后将恕儿平安地带回到他的身边。

  于是夜色幽深,十岁的刘宣了一位宋宫里资历最老的乐师到永泰殿,给他看了这枚珍珠。

  宋宫乐师说:“小殿下,老朽以为,珍珠上所刻,是一七弦琴曲谱。老朽虽精通七弦琴,却无奈看不懂这周朝民间流传的古谱。”

  刘虚心请教:“老师傅,您可知道,哪里还有人能看懂这样的古谱?”

  老乐师思考片刻,说:“老朽以为,咱们宋国境内,恐怕很难找到。不过,楚国或许有人能够看懂。楚越诸葛氏,自周朝便是书香门第、世家大族。数百年来,大周分崩,楚越一统,诸葛氏却经久不衰,分支甚广,族中也有许多分支改换姓氏,流散于楚地各处。诸葛氏族最大的一支,至今仍居于璇玑孤岛,在九州经商,生意遍布五国国境,直至晋阳关外。楚国诸葛家是周朝唯一延续至今的望族,据说璇玑孤岛上还藏有周朝时的上百部竹木典籍,或许他们之中有人还能看懂这样的古谱。亦或许,诸葛世家的分支里,有人可以看懂。”

  听了宋宫老乐师的建议,刘托凌飞的父亲凌墨派人从楚国虞陵请来一位琴师,叫做“方遇”。他是凌墨大人在短时间内唯一能找到的看得懂周朝民间古谱的人。

  刘至今仍记得,他本以为那楚国人应是像请到永泰殿的宋宫乐师一般的年纪,却没想到,方师傅看起来最多不过三十岁的模样,一袭白衣,俊秀倜傥。刘暗自叹息,若是父王没有战死沙场、没有英年早逝,如今也该像方遇这样英俊潇洒。可惜,他模糊的记忆早已记不清楚父王临走时的样貌。

  方遇说:“小殿下,鄙人家居楚国虞陵,家中事务繁忙,最多只能在宋宫之中待三月时间,传授殿下如何看懂周朝民间流传的七弦琴谱,以及一些琴艺。等到宋国秋风萧索,鄙人便要启程南下。”

  /br

  /br

  ps:书友们,我是虞安逸,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br

  /br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