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8章 捻军(十九)_1852铁血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比例很低,所以满清格外的要用旗人压制汉人。满清官制中的中央政府官员有“官缺”,分为“满缺、蒙古缺、汉军缺、汉缺”,原则上官缺由本族人担任,实际却是满缺不能任汉人,汉缺则旗人当然可以担任。重要部门及职务的官缺,满缺占大多数。八旗之人不及汉人百分之一,八旗之京官多于汉人数倍。

  这位额图海副总兵所说汉人京官开始大量逃跑,眼下的京城里头到底还能剩下多少汉人官员呢?曾国藩感觉非常不乐观。至于朝廷召见曾国藩,想来是要重用,至少会非常重视曾国藩的意见。这种重用大概就是额图海副总兵敢“敲打”曾国藩的根本原因。

  一个小小的副总兵竟然敢“敲打”曾国藩,从道理上看十分荒谬。但是从制度上,这个到还真的不是什么不能理解的事情。满清这个朝代就是旗人的利益至上的朝代。所有的看似温和的政策只是满清为了收买人心而已。满人用言语稍微敲打一下汉人官员,那也就敲打了。汉人官员是不可能用这个“不敬”的罪名来惩处旗人滴。因为旗人是皇帝的奴才,打狗还得看主人呢。

  曾国藩认为这有两种可能,一个自然是满清官员的本能反应。在汉人军队纷纷崩溃瓦解的时候,理论上应该成为军队主力的八旗即将承担起当年组建八旗的本意,负责打仗。八旗军此时心中极为不安,所以用这方式发泄一下心中的压力。

  另外一种,就可能使朝廷里头某些官员对此时朝廷准备重用曾国藩不满,额图海无疑就是这个派系的成员之一。

  运起涵养的功夫,曾国藩仿佛完全没有听到这些会影响他心情的话。额图海副总兵自己说了一通之后,见曾国藩完全不理不睬,他虽然敢说这些,却也只是敢说而已。让他拽住曾国藩质问,他还是不敢的。说完了这些话之后,他也只能闭上嘴。

  此时的咸丰小皇帝还不到十岁,这位小皇帝最初的年号是祺祥,是顾命八大臣拟定的。1861年慈安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发动辛酉政变后铲除了肃顺八大臣集团后,就改为同治。意思是”君臣同治大清”,也有人说是”两宫太后东西太后同治大清”的意思。

  从年号上就能看出这位小皇帝的权力,接见曾国藩不是朝会,所以同治小皇帝根本就没有登场。慈安、慈禧、恭亲王奕訢三人为首的小团体坐在主位上。曾国藩上前叩头。慈安太后赏了曾国藩一个座位,等曾国藩按照官场的规矩,半边屁股坐在凳子上之后,慈安就询问应该如何应对捻军的肆虐。

  “太后,当今之计,在于保甲。捻军往来如风,官军若是追赶,他们立刻就跑。而捻军的粮草都是就地抢掠。若是各省地方上能够采取保甲之法,各村各镇皆能自保,捻军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