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0章 初步走上正轨_带着仓库去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袁逢下课,只是暂时性的。

  凭袁家势力、影响力、实力,朝中会有好多官吏出面,为袁逢说话,皇帝也没折。

  再说了,天下间,地方上的官吏中,很多人是袁家故吏门生,也会纷纷上奏保袁逢。

  袁家就是个巨大无比的门阀,能左右朝廷的超级门阀。

  门阀势力从战国时期就存在。

  一直延续到唐朝武则天时期,才被一代女帝清剿干净。

  门阀简单点说,与现代的财阀一回事,所以国家要严厉禁止财阀搞垄断。

  泰山等会解散,幻想成为众矢之的,那是有原因的。

  ……

  夏口城:

  在戏忠主持下,夏口各项事务慢慢走上正轨,府衙门也筹建起来,开展日常工作。

  重新征招了一些人员,走上工作岗位。

  步兵经过整顿,留下2000人不到,其余1000人发给路费,回家种红薯。

  一些好吃懒做的士兵,纷纷被踢出军队。

  2000名士兵,加上300名护卫,集中在兵营中,开展武艺大比拼,挑选出优秀下级军官。

  经过几天挑选,一个个能力出众的士兵被挑选出来,走上中下级军官岗位。

  弓兵、长枪兵、重步兵在黄忠、徐晃、高顺三人组建下,纷纷搭起骨干。

  公开征招士兵。

  看到待遇如此之好,很多百姓家的子弟进入兵营。

  秦琪开出的薪水,比朝廷禁军士兵还要高好多。

  列兵一月50枚大钱,新兵训练结束,晋升下士,薪水涨到100枚五铢币。

  几天时间,一共征得新兵一万多人。

  历经半个月队列训练,才开始训练战场拼杀技能。

  为了增加士兵实战效果,几名将军分别带着旗下士兵,朝着一个个山头清剿。

  把隐藏在夏口地区的黄巾军彻底解决,缴获大量钱财缓解了财政紧张问题。

  夏口周边地区清剿结束,几名将军带着士兵朝郊县区杀奔而去,戏忠也派出相关人员。

  开始对郊县区进行整顿。

  夏口书院修缮一新,建盖了好多住房、教室。

  教室是秦琪要求的。

  夏口书院,大门二侧是秦琪搬运的一付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对联受到蔡邕、卢植、胡昭三位大佬称赞,令秦琪一下子不好意思。

  秦琪只是搬运工。

  蔡邕看到自己家中藏书,一份不少的摆放在藏书阁,心中欣喜无比。

  这可是蔡邕老头的命根子。

  书院成立,让附近一些文人也赶过来庆贺。

  没办法,蔡邕、卢植二位大佬名声太大了,真正是天下闻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二十天后,书院正式开业。

  这下秦琪才抽出时间来忙张夫人的事。

  夏口街面上,秦琪把没收的一大户家的院子,送给张夫人作为经营场地。

  她一家依然住在城主府。

  张夫人卧室。

  秦琪、张夫人二人坐在床上。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