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7还来干嘛_大明圣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77章677还来干嘛?自从六月份呢后,整个大明官场都一片火热,无数的编制,从中央洒向地方,县、府、省三级,编制简直是翻了几十倍。

  以前,一个县里,能称得上当官的,有官身的就那么仅有的几个,其他都是吏员,然而现在,从七品到九品,简直翻了不知道多少翻。

  县令是正七品,左右县丞、左右主簿都是从七品,下面九房主事都是八品,副手都是从八品,再加上一些其他分管琐碎事务,小头目,小领导的九品和从九品,整个县下来,官员多达上百人,这还不算吏员。

  更关键的是,现在官吏之间的隔阂被打通了,所有的官员都从吏员上升任,办事员变成经制吏,经制吏升为九品的小官,九品升八品,八品升七品。

  一步步往上爬的机会就这么展露在所有人的面前,虽然很难,但至少有希望不是。而且,这种制度一实施下来,最先得利的就是那些各房主管的吏员了,纷纷升任为官员,同时,六房变为九房,又多了几个职位。

  这种种措施,让整个大明官场,掀起了一场巨大的风暴,从上到下,全都是摩拳擦掌,想要分一杯羹的人。

  而其中,毫无疑问,杨嗣昌是最耀眼的那个。

  “陛下这一步,让的好大啊!”徐光启看完了杨嗣昌的汇报后,感慨道。

  内阁和地方是有公务交流的,凡是巡抚衙门下达的命令,事后都要呈报上去,县令呈报知府,知府呈报巡抚,巡抚呈报内阁,一级级的往上沟通。

  而且,都察院也会对此进行监督和烤成,考成法,考的就是种种制度的执行情况,看地方是否拖沓政务,是否殆政。

  也正是这种制度,让内阁对地方的举动了如指掌,当杨嗣昌收取了花税后,他们虽然比内阁晚些,但很快也知道了详情。

  “是啊,老夫真是没想到,陛下竟然如此大度!”熊文灿满脸的旌惊奇,他看过这份公文后,简直怀疑是不是真的。

  要知道,他为了在北直隶卫所土地的事情,可是和皇帝来回交锋了多少次,最终才取得了主导权,也正因此,才在崇祯二年的上计中拿了个甲等。

  “对于此事,我们要不要做出反应呢!”钱龙锡问道。

  敢于人事权和财权虽然一直由首辅把控,但其他人也有干涉的权力,内阁并不是首辅的一言堂,很多事情都要商量着来。

  首辅虽然有一票否决权,但可没有一票赞成权。

  “做什么反应?将青楼牌照费的钱都接管过来吗?”熊文灿反问道。

  “有何不可?东厂肯定先我们把消息汇报了过去,既然此时东厂还没任何举动,显然皇帝默认了这个事实,其他行省如何不能消防?有了这笔钱,所有地方机构,都可以完善了。”钱龙锡大声道。

  人事建设是徐光启主抓的,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