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缓慢的变化_大明圣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行政管理,所以没有辖境;卫城东门外和北门外属武清县管辖;西门外和南门外属静海县管辖,三卫只负责管理天津至德州南运河沿岸的屯庄。

  因此,这个兵备道的管理范围也只在屯庄之内和天津城,不过,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范围了,天津到德州可是有两百多公里的路程呢。

  大明皇家海军既然选择天津作为基地,那么自然离不开和天津卫打交道,为了便于沈有容行事,他的都督佥事是挂在左军都督府下面。

  从五军都督府的区划来看,天津三卫,正是归属左军都督府统领。从法理上来说,沈有容对天津三卫有着管辖的权力,虽然天津有个兵备道,但沈有容级别高,有圣旨,有皇帝的支持,还有当地锦衣卫的协助,他还真不虚兵备道。

  这不,他就刚从天津卫借了五千青壮余丁人过来,开始修筑港口。

  既然这里要作为大明皇家海军的驻扎地,港口就不能不修建,同时,还有各种防御性的措施,都是必备的建筑。

  天津这里原本靠海,经常有船只登录,然而这里的海防设施基础几乎为零,沈有容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再加上还要裁汰整顿原有的各卫所人员,那真是忙的都没有空歇下来。

  万幸的是,这种结合各地水师组成的海军,其主体还是登莱水师,而登莱水师,几乎可以说是沈有容一手组建的,他在这里有着广泛的基础,因此才能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

  只是,裁汰之后,海军的整容,让沈有容有些触目惊心,他没想到,自己不过是才离开水师没几年,这里的实力就下降的如此厉害。

  原来有万余马匹可用,现在竟然只剩下千余匹,虽然这个数在他任上时就一直减少,但至少他离开时还有五六千,没想到三五年下来,锐减的竟如此离开。

  至于人员,更是残缺的厉害,精简之后,可用的各种水手兵丁不过两万,远远没有以前五万人的声势。

  倒是船只保存的还好,依然还有两千艘船只,只不过照着皇帝的形容,这两千艘船只起码有三分之二要淘汰,太多的小型船只。

  人手不够,船只老旧破损,急需修补,但却没有造船修复的木材,这种情况下,沈有容只能忍痛进行裁汰,将大量小型的沙船、福船、广船拆掉,用来修补其他船只,然后重新分配水手和兵员。

  如此一番筛选后,剩下的两万水手兵丁正好配上七百多艘船只的需要,至于多余的小船,则全部转为渔船和训练船只。

  在沈有容的大力整顿下,大明皇家海军渐渐有了个雏形,当然,船只太多太杂太小依然是最主要的问题,最大的福船也不过才一千料,换算成现代的排水量,大概五百多吨的样子,而且数量只有三艘,更多的是八百料,五百料甚至两三百料的船只。

  不过以目前大明官府的造船能力来说,这已经是极限了,没有这么多工匠,也没有这多的木料和银钱来造船。

  就目前这种规模,还是搜集了全国的水师组建的。

  说实话,海军目前这实力真的不差,此时福建的郑芝龙势力远未发展到顶峰,以两者目前的纸面上的实力对比,相差不大,半斤八两的样子。

  当然,实际战力,东拼西凑的海军肯定比不上郑芝龙麾下的海盗集团,不过,若是有一年的时间训练,沈有容有把握,到时候海军的实力纵然无法超越郑芝龙,但也相差不大。

  只是,这个水准却无法满足皇帝的要求,那位主可是要求海军能够重现郑和七下西洋的盛世,以如今海军的状态,还相差很远。。

  不过沈有容对此却很有信心,只要皇帝一直这样重视,早晚有一天海军会再现辉煌,而海军的第一步,就从接兵丁家属北上开始吧,先近海,再远海。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