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7征召举人_大明圣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例,如今太学中还有着一批呢。这可是有据可查的。”

  太学那批就是送往台湾前皇庄秀才,他们陆续接受培训和学习,随同陕西移民一起,一批一批的送往台湾。

  他们的确是以秀才入吏员,随后根据各自的能力和功绩,然后晋升。第一批跟随洪承畴的就是晋升之人,后面培训的要稍微差些,但也不无希望。

  “的确可行。”一直没说话的王承恩忽然开口,让其他四人吓了一跳,他们这时候才想起来,还有一位太监在此。

  如今官吏一体化,只在改制的常州府实行,其他地方并没开始,若是能多个地方做实验和样板,自然更好。

  而且归化城草创,机会众多,只要到时候由几个吏员升迁起来,一宣传开来,介时天下吏员皆跃跃欲试,为之后的改革打下基础。

  “既然公公也同意,那就照此办理,不过从哪里抽调吏员呢?”徐光启点头,这件事就这么定下。

  “北直隶吧,距离近,陛下如今应该在等着,不可耽误了大事。”既然开口了,王承恩索性将这件事给办妥。

  “而且,周边几个省的举人可发文征兆,不强制,愿意去的举人到大同集合,统一安排,虽然他们并无从政经验,但有了三百官吏,带带这些人,到时候也不用一直从衙门抽调。”乾隆下见缝插针的说了一句。

  这话一出,其他几人纷纷望过去。不用明说,几人都明白他这个建议下包藏的私心。

  如今科举不倡,上一次的进士全部被罢黜,举人功名倒是还在,但却绝了仕途,后面很多人也是如此。

  但此刻有了这个机会,举人前去应募,也不失为一个出路,反正现在官吏一体化越来越明显,也不怕举人功名成为仕途的天花板,最多起点第一点,未来前途还是光明的。

  徐光启等人虽然看了眼钱龙锡一眼,但却出乎预料的没人提出反对意见,他们可也是有亲朋好友,晚辈子弟的。

  等相互忘了几眼后,他们不约而同的看向了旁边的王承恩。

  王承恩沉默无语,他不是蠢人,自然看出来这条建议下的东西。此刻,几个内阁大学士默认的态度,给了他极大的压力。

  然而,这件事到底同不同意呢?

  “此事杂家无法做主,得呈报陛下。”最后,王承恩还是给出了一个这么折中的意见。这件真的不是他一个太监能做主的。

  若是陛下还处于交战当中,紧急之下,他说不定咬牙同意了,但如今陛下只是停驻塞外,并无断绝联系,这时候在擅自做主就不太好了。

  听到这个处理方法,徐光启等四人轻轻出了口气,神态说不清是失望还是其他什么。

  “也罢,兹事体大,报陛下吧。”徐光启想了想道,“也不用呈报,抽调三百官吏不是小数目,而且是整个北直隶范围内抽调,耗费的时间不短,为了不耽误陛下大计,官吏可以随同物资一批一批的送往塞外,呈报文书也一同送去。”

  “首辅所言,乃老成持重之举,理当如此。”其他三人也纷纷点头。

  很快,在内阁高度统一下,第一批人手和物资以及左良玉,沿着木轨和马路,杀奔大同,而后从大同出关,奔向归化城。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