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4宋应星出差_大明圣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54章454宋应星出差山东,海丰县(今无棣县),石碣山。

  宋应星带着工部的一些官员以及护卫等人员,来打了这里。

  没错,他就是这次主持长芦盐场技术改善的人。

  说来也是凑巧,本来这次的任务应该是孙元化来的,只是正好扩军备战,孙元化没有时间,于是任务就落到了他的身上。

  没办法,谁让他修撰《天工开物》初稿的时候,被孙元化看到了呢,之后,孙元化就了解道,自己看好的这个人,竟然在农业和手工业上有很深的造诣,就算是制盐,也有深入的了解。

  干脆,这次的人物就派他去。

  于是宋应星就成了工部的一名主事,正五品。说来也是有点好笑,他以前苦心孤诣的想要科举,考中进士做官,结果求不得,后来放弃了,撰写天工开物,被人看好,加入了将作监,结果最后轻而易举的成为官员,还是五品的。

  这一来一回,让他有种梦幻般的感觉。

  之后,他的心态就更加平和了,对这些看的就比较淡,官位什么的,都是假的,还是专注技术,好好完成自己的《天工开物》。

  这书虽然初稿完成了,但还要不停的修订,而这次的长芦盐场普及晒研发,就是他对自己著作的一次检验和丰富。

  而无棣县石碣山就是他选定的开始的起点,当初他也是在这里才知道晒研发的。

  作为中央派遣下来的钦差,宋应星一到这里,海丰县的县令就来,他陪着宋应星,一起在这逛着,一边逛,一边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

  海丰县是有盐场的,而且很大,属于长芦盐场的一部分,当地自然有管理的官员,虽然县令管不到盐场,但和这边也多有交道,很多时候,海丰县的犯人都是发配到这里做工的。

  “这里的盐场历史悠久,非常成熟,老盐丁也很多。”县令慢慢的讲着,介绍着海丰县的制盐历史。

  这些宋应星听得都津津有味,上次他来这里时,可没有县令陪同着。

  “对了,林县令,本官听闻石碣山下有一个盐丁村,满村都是盐场的盐丁?”聊了一会后,宋应星问道。

  “是有这么一个村子,村子里的人世代都是盐丁,已经很多年了。”林县令点头道。

  “那麻烦县令能否将那些村民给召集起来。”宋应星提出了一个请求。

  “没问题,包在本官身上。”林县令豪爽的一拍胸脯,然后就去操办。

  盐丁村就是当初救了熊文灿的那个村子,为此他们死了好几个人,虽然熊文灿进行了补偿,但他依然没有放下这个村子。在宋应星来这里之前,特地托人带话,让他照顾下这个村子的人。

  很快,盐丁村的人都被召集起来,黑压压的,估计有上千人,男女老少都有,很多人身上都是灰白一片,有着腥咸的味道,那是常年晒盐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