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5先帝遗孀_大明圣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35章435先帝遗孀在第一批陕西灾民路过之后,整个顺天府忽然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从蓟镇的边墙,一直到去往天津的官道上,到处都是人群,就连京师,也是如此。

  多年未曾翻新的京师,此刻开始了维修和改建,其中包括城墙、防御建筑、各坊的街道以及下水道系统。

  大量的人力,让朱由检能做很多事情。反正以海军目前的运力,一次只能运送两三万人,上百万的灾民,全力运输下,起码要两年。

  当然,此刻运输舰队一支在扩建,泉州的造船厂日夜不停的造船,甚至还在扩建船坞,两千料三千料的福船不停的上马,十多个船坞中,全都是这种大船,至于两千料以下的,都停产了。

  随着船只的增多,灾民的转运速度也会不断的增快,但再怎么快,也要一年多的时间,整个百万灾民要转运到台湾,起码要乾圣三年的七月才能结束。

  这一年多的时间中,就是灾民们大搞基建的时刻。

  起码,京师到周边的道路,要全部换上水泥路,同时,木轨马车也要沿着九边修建。

  当然,大量的劳力也意味着大量的支出,每天,都有很多东西送往各处工地,同时也有大笔的银钱往宫外运送,然后发放下去。

  粗略一估计,刚刚开展工程的半个月内,朱由检就花掉了五万两白银,这还不算口粮的消耗,加上这个,起码得翻番。

  也就是说,一个月内,朱由检固定支出二十万两白银,而总的支出,两百四十万两左右。

  这个数字,还在朱由检的承受范围之内,甚至他还花的很开心,起码这些钱最终都流通到了北直隶百姓的手中,百姓富裕了,最终国家才能富裕。

  因为得了实惠,朱由检的圣皇的名声,在北直隶民间瞬间达到了一个巅峰,在这里,根本没人说他的坏话,就算是关于对福王的处置,也没有半点污蔑之处,百姓们都相信了报纸上写的,福王谋反皇帝才抓他。

  这种风潮,甚至影响到了读书人,在他们的笔记中,也都是中规中矩的记载,而后,这份影响还扩散出去,传到山西、河南、山东等地。

  由此,关于福王这件事的记载,北地和江南就截然不同,针锋相对,给后世的史学家留下了一个谜团以及一个争论的热点。

  圣皇朱由检到底是因为福王谋反才削藩的,还是真的因为觊觎福王的财富,而进行的削藩。

  不过,尽管京师周围热闹喧嚣,部堂官员疲于奔命,但朱由检却没有理会这些,而是静静的站在一处宫殿的门口。

  慈宁宫。

  这是先帝的遗孀居住的地方,当然,若是朱由检有皇太后的话,这里会显得热闹和尊贵许多,但他并没有,最有资格作为他长辈的张嫣,也被他弄到了德陵去守孝了。

  当然,此刻宫中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