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9无棣晒盐人_大明圣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29章429无棣晒盐人“内阁的财政还是有些缺口,卫所那边裁撤出了一大笔钱,其他的军费真不能给,京营那边不急,反正不打仗,先练着,缓三个月再说。”虽然收了一笔钱,但徐光启还是拒绝了王在晋的提议。

  “好吧。”王在晋有些无奈,徐光启这个老抠,死要钱,现在还不肯放钱,非要等到辽饷收上来了,才肯拨钱给兵部。

  “明初兄,老夫也是没办法,如今朝廷也是出于青黄不接的时候,没米下锅啊!”徐光启长叹一声。

  去年的钱花完了,今年的钱还没收上来,这怎么搞?

  要不是上次抄了二十几个贪官污吏,朝廷连发俸禄的钱都没有。

  见是这个情景,钱龙锡捋了捋胡须,原本想要张开的嘴再次闭上,王在晋都讨不到钱,他这边大概率也是如此,与其被拒绝,索性不开口。

  朱由检在上面看着,三人又商量了一些小事情,给他过目后,今天的政务会议就打算散掉。

  不过这时候,却有文书过来通报,熊文灿回来了。

  “巡查长芦完毕了?”朱由检眼中闪过一丝光芒,原本抬起来要离去的屁股,也再次落座。

  “微臣参见陛下。”熊文灿走进来后,率先对皇帝行了个礼。

  “做吧。”朱由检微笑道,对方一身干净整洁,显然在进宫前梳洗了一遍,能有这种闲情逸致,显然巡视长芦的结果挺好。

  熊文灿也不客气,坐下来后,喝了口茶,清了清嗓子,才看向众人道,“这次巡视长芦盐场,真是收获很大。”

  “哦,有何收获?”朱由检问道。

  “现在的盐业管理.....”熊文灿摇了摇头,换了一副沉重的表情,开始讲述自己在长芦盐场的所见所闻。

  明朝的盐丁日子很苦,非常的苦,他如同卫所的军户一样,户籍落在盐场,不能离开,因此还有个名字,称之为灶户,而他们的任务,就是煮盐,从长芦那些卤水区取水,然后熬煮,最后出盐。

  纵然贩卖食盐的利润在大明很高,但浙西诶却改变不了盐丁们悲惨的状况,他们一日辛劳所得,甚至不能让自己吃饱肚子。

  吃不饱,穿不暖,无论是三伏天还是三九天,无论严寒酷,这些盐丁都要在灶台间流连,不停的熬煮食盐,不停的砍伐薪柴。

  熊文灿用语言为在场的其他四人描述了一个悲惨的群体,这个群体,和贱籍一样,整日生活在繁忙劳碌之中,如今贱籍已经被开设,但盐丁依然在苦海中挣扎。

  当然,除此之外,熊文灿讲述最多的,则是晒盐法。晒盐法最早什么时候发明,不太清楚,但反正到了现在的明末,已经出现了。

  根据《天工开物》的记载,晒盐法的发明人,是山东无棣县的村民,这里制盐的最早发源地,一只都是盐场之一,在大明,也属于长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