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4章秋夜绝唱_大唐酒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这些权贵名士眼前混了个脸熟,萧睿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其实心里非常厌倦。方才那艳舞的一幕,让他真正体会到了大唐的“**”,他总算是明白:武则天何以能女子之身称帝、又何以能侍候完老爹又跟了儿子,而李隆基这个老扒灰就不用说了,公开强行霸占了自己的儿媳妇……这些**的事儿一起生在大唐,不是没有道理的。

  此时此刻,他这才明白,自己让玉环留在洛阳的决定是多么的英明。而也是在此时此刻,他的心态也有了微妙的变化:要想保护自己的女人和亲人,先自己要强大起来,要有力量。否则,等突性的灾难到来之际,自己岂不是眼睁睁地等死?

  穿越以来的第一次,他对象征力量的权力和财富充满了异样的渴望。而也正因如此,他才耐着性子,一反常态地跟在李琦后面,逐一跟大唐的这些权贵们寒暄交集,要是往日,他断然是不屑于主动上前结交的。

  人生就是这样,处处充满了变数和无奈。所谓一念可成佛,一念也可成魔。感受到生存的压力,为了日后的幸福生活,萧睿的人生哲学就在这一念间有了一个悄然的更新。

  心态的转变,让萧睿再也不觉得这唐人饮宴的繁琐,反而是心平气和地旁观着,参与着,在旁观和参与之中小心翼翼地寻找着自己的机会。

  在日头有些西斜,琼林山庄里的侍女们又上了一遍果品和点心之后。这场烟罗谷例宴终于走向了**——斗诗阶段。长安上流社会地人都知道,玉真公主这烟罗例宴往往有选拔士子荐举的“使命”,凡是受邀而来的士子,只要能在饮宴上做出佳作且得到了在场权贵和玉真的赞许,便有了出头的机会。

  当然,也就是有机会而已。最后能不能获得玉真的荐举,还是要看玉真的心情。心情好了,玉真曾经一次荐举了两名士子。当初的王维就是其一;而心情不佳时,或许几次例宴她也不会出头荐举。道理就这么简单。

  包括杨洄在内,来自长安贵族家以及崭露头角地平民士子纷纷开始了自荐吟诗。过程也不复杂,就是或者由在场的名士如王维之流点题,或者自行命题应景,写好后交众人传阅,获得好评做多者可胜出。

  不过这一次明显与往日不同。玉真安排人在场中放了一个木质的精美画屏,士子的诗作完成后可以悬挂张贴于其上。之后。众人开始点评,觉得那诗最妙最佳,便在那诗下面所置的陶盆中放红枣一颗。

  这一次,王维等人并没有出题,任凭士子们埋自行而作。玉真妩媚的脸上隐隐现着丝丝遗憾,她举行例宴的目的其实并不是为了荐举人才,而是为了获得绝世地佳作来配乐编排舞蹈。至于荐举,那不过是一种“附加品”。也是一个吸引士子参与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