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千一百八十三章 风向不对_无双姑爷萧权秦舒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是因为那时候还没有烧起来。

  换句话说就是,纵火之人是在天完全黑了之后,才放的火。

  至于是何人,萧权现在还想不明白,他也没时间去想这些这么快。

  毕竟眼下是去白鹭洲灭火比较重要。

  其他事等火势控制下来之后,再慢慢查。

  说罢,父女俩便咻地一声,隐没在夜色之中。

  事关重大,萧权片刻都不敢拖延,不出半柱香的时间,父女二人便来到白鹭洲。

  见萧权从天而降,阿石等人终于松了一口气。

  萧权就是他们的救星,有萧权在,天塌下来这么大之事,他们也不慌张了。

  经过差不多半柱香时间的蔓延,火势烧得更加猛烈,如一只只血口大张的雄狮,大有不把白鹭洲的一切吞噬,誓不罢休之势!

  火光把夜空照得明亮通红。

  百姓们一个接着一个,不停地用水扑火,可靠人力提水泼水,对如此大的火势而言,是杯水车薪,起不到什么作用。

  照这个火势蔓延,萧权要是晚来半柱香时间,阿石他们住的房子,也难逃一劫了。

  萧权冷喝一声,道:“大家退回来!”

  这么大的火,不下倾盆大雨,都控制不住。

  如今夏天早已过,夜间温度本就低,若是百姓们还在夜间淋了水,势必是要大病一场的。

  撤退百姓们,萧权才好人工降雨啊。

  大伙闻言,虽有疑惑,可都听话照做退了回来。

  附近的百姓是听见萧权的话,退了回去了,可更远处的百姓,未必能听得到。

  萧权于是用意念传音给小仙秋,让她去远处帮着转告百姓们。

  同时,他还让萧明秋和祖逖,以及那些昆仑奴一同去。

  事情安排妥当之后,萧权迅速在脑海里搜来一首宋代诗人曾巩的《西楼》: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西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曾巩,字子固,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这首诗翻译过来之意便是,海上滔天的巨浪,像云彩般高涨,涌过去了,又急急退了回来。

  强劲的北风刮着,夹杂着数声轰雷。

  我站在楼上把四面的帘子高高挂起,然后静静地躺下,欣赏着暴雨,欣赏着雨中重峦叠嶂之风采。

  这首诗虽然没用什么气势雄壮之语言来造成直观的形象,同样表现了暴风雨的壮观,也有很好的艺术效果。

  “卧看千山急雨来”,诗人更是于尾句道出了内心的豪情,也解除了疑问。

  他要看“急雨”打破雨前沉闷局面,而呈现的新鲜境界,以开阔心胸。

  这种美学境界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力求上进、欲有所作为的思想境界。

  诗中一个“卧”字亦耐人寻味,它把诗人那种雍容气度生动表现出来,动中寓静,以静衬动,跌宕有致之妙于此可见。

  一首诗落,萧权气势凛冽一喝:“诛!”

  随着萧权之声落,高空中顿时乌云密布翻涌,雷声阵阵,随即阵阵疾风呼起。

  在疾风之下,火势如突然泼了油一样,火舌忽然发了疯一般蹿起来,四处蹦跶。

  糟糕,这风刮来的方向不对劲。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