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四十四章 远东格局(二)_重生之征战岁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认为,把苏联全部兵力都调集到亚洲来,是舍本逐末的办法,不如尽力与日本人求和,甚至可以割让出苏联在远东地区的少部分领土给日本人,作为有诚意的一种表示。

  欧洲上空战云密布,就如同一个火药桶,不知道什么时候,一点儿火星,就会猛然爆炸,到时候,苏联的兵力都集中在远离欧洲的远东地区,一旦遭到入侵,后果不堪设想,会有亡国的危险。

  两种意见争执不下,吵得不可开交,苏联的当家人斯大林,照例是一言不发,由着这些苏联的决策者们,吵得面红耳赤,应当说,三十年代的苏联党内,政治气氛还是比较正常的,也许是斯大林发觉自己的肃反政策,已经伤及了国本,开始有意识的培养党内的民主气氛。

  政治局委员们的意见,斯大林都认真考虑过,而且不止一次征求过智囊班子的意见,军方的建议,显然是过于偏激,他们忘记了苏维埃的主要工业城市,都在欧洲部分,那是苏联的国本,不可能不顾及。

  其他政治局委员们的建议,更是不可取,斯大林还没有割让领土求和的习惯,这是苏维埃更是斯大林本人绝不可接受的耻辱,当然,那个唐秋离除外,想到唐秋离,斯大林的心里又是一阵剧痛,现在,那个中国人按兵不动,谁知道他的心里打着什么主意?

  什么时候扑过来咬上一口?到目前为止,斯大林还不知道,让他心疼得几乎昏厥的太平洋舰队,包括两艘航空母舰在内的一百多艘军舰,正在中国黄海上航行,很快就要到达青岛大军基地,就要成为唐秋离麾下的一支舰队,若是他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是否还能如此淡定,不得可知。

  苏共政治局会议,照例是斯大林定盘子,保尔彼留斯基上将的外高加索方面军部队,之所以进展缓慢,是因为日本关东军的全力阻击,这样就说明,苏联在远东地区的兵力,还远远没有达到,足够扭转战场形势的力量,增加兵力是必然的选择。

  从欧洲地区调集四十万兵力,组建远东方面军,以最快的速度赶到远东,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人选,斯大林出乎意料的,选择了刚刚吃了败仗的朱可夫中将,并将朱可夫的军衔,由中将晋升为上将。

  所有的苏共政治局委员们,都对斯大林这个决定感到惊愕,难道在红军将领中,就没有比朱可夫更适合这个职务的将军了吗?

  为什么斯大林同志,执意要把改变远东地区局势的重任,交给败在中国唐秋离手下,丢了外蒙古,丢了十几万部队,让苏联政府付出重大代价的败军之将?

  面对政治局委员们疑惑和不解的目光,斯大林没有解释半句,他几乎是梦魇般的认定,朱可夫就是为苏维埃解决远东地区危局的最佳人选,没有什么理由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