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一章 理学(三)_我真是掌教大老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清玄一般,无不想要光大法统,让自家的学问被世人所接受。

  而若是自家学问如果能够被孔极大圣所看重,入住稷下学宫,新开一分院,那自然是能够一步登天!

  除过儒、法、墨、佛四家之外,稷下学宫之中的显学,又有哪一个不是如此来的呢?

  就连曾经袁风在与叶清玄闲聊之时,也是说过,如果叶清玄能够去到大晋稷下,而后获得与各家院首论战的资格,无论结果取胜与否,道门必然都将名扬天下!

  是以,稷下学宫实在是天下各派文人心中的圣地。

  除此之外,大晋皇室每年还会从学宫之中挑选学成学子,填补进皇朝之内的各个机构之中,所以即便失去了稷下学宫的掌控权,但大晋依旧会力挺学宫,这实在是因为大晋朝野上下,学宫一脉已然深入其中。

  即便是大汉皇朝之中,稷下学宫学子的身影也是不难见到,由此可知,稷下学宫在天下有志出仕之辈的眼中是何等地位。

  甚至可以说,入了稷下学宫,便等于一只脚踏入了官场!

  当然除了培养饱学之士之外,稷下学宫自然也是会教授学子武学,要知道能成为稷下学宫各脉院首的,最少都是修为达到先天大圆满境界的大高手!

  是以,除过学子优势之外,这高端武力优势,也是学宫能成为天下大派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叶清玄当日在了解到稷下学宫的大概情况之后,便在心中对那位“孔极大圣”也是钦佩的很。

  如此办学理念,简直和他上辈子里的综合性功能大学的想法也差不了多少了,那些理念不同的各院便是大学中的各个专业系,而院首可不就是系主任吗?

  “所以说,决不能小看任何人啊,即便是古人,与现代人的差距,不过是知识的储备量的多寡而已!”

  叶清玄此时在听到嫣然有此一问之后,这便将自己所知的稷下学宫的大概状况简单的说了一下。

  嫣然闻言,轻轻点头然后继续说道“既然道长知道稷下学宫和孔极大圣,那也省的小女子多费口舌了!”

  轻抬素手,端起茶具浅浅的饮了一口茶,嫣然继续说道“儒门理学,便是最近稷下学宫之中最为流行的一门学说,这学说乃是由孔极大圣的长子孔然提出,这理学一经提出,便得到了晋皇的青睐。

  甚至根据学宫之中的流言所说,晋皇甚至想直接将孔然招揽入朝,而后让他做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之位!”

  “哦?”叶清玄闻言,脸上显出一副惊讶的表情,但心中却是已然有了计较“恐怕这位圣二代孔然大师,提出的理学中,也是有那一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概念,否则大晋皇帝定然不会有如此想法!”

  自古君王皇帝,是昏君亦或圣主,无论是谁都免不了对权力极度渴望,这是皇帝这种职业生来便有的敏感性。

  皇帝们,最怕的便是大臣弄权,以相权架空皇权,而孔然提出的理学中那套君臣父子的概念,便是每一位皇帝都最为渴望的。

  通过这套理论,他们能够逐渐将大臣们变成一堆受自己意志操控的傀儡。

  当然,这种情况之所以没有在叶清玄上辈子的历史中出现,一个是因为儒门之学不仅有理学,还有其余各派。

  而另一个原因,便是理学之中最根本的思想乃是内圣外王,存天理灭人欲这一套。

  所以,每一个理学大师都会严格要求自己,进而严格要求自己侍奉的君王,这些直臣,往往在君王犯错之时,不惜直谏,更有甚者在君王昏聩之时,这些大儒直臣们还有可能发动政变,另立新帝。

  姑且不说如此行为皇帝喜欢与否,只在客观上来看,这些直臣大儒,却时也对历史的发展起到了极为正面的作用。

  所以,在叶清玄上辈子知道的历史中,理学纵然兴盛,但却也不是独得圣宠。

  但是此方世界,道门不昌,失去了道门内圣思想的理学,又该是何等模样?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