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三十三、天津条约(八)_重铸清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庆喜又奉进了折子,“皇上,天津那边八百里加急的折子。”

  “快拿上来!”皇帝接过了杨庆喜手里的折子,打开一看,脸刷的变得苍白无比,身子一晃,跌坐在了须弥座上。

  诸王军机看到皇帝的脸色,心知必然是坏消息,难道是天津陷落了?众人不敢说话,只有领班军机彭蕴章壮着胆子问了一句:“皇上?天津那边来的军情是?”

  皇帝摇了摇头,闭着眼睛,殿内的蜡烛燃地室内恍如白昼,过了许久,方才开口,只是突然之间,皇帝都没发现自己的嗓子已然哑了,苦涩嘶哑的声音在勤政殿里头响起。

  “军机处拟旨:着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礼部侍郎庆海、并耆英赴天津与各国谈判,钦此。”

  肃顺不敢置信,望着咸丰皇帝膝行了几步,大声道:“皇上!?!?!?!”本来被自己已经说通了,怎么会突然变卦!

  皇帝睁开了眼睛,眼中全是无力感,他觉得自己的力气已经在坏消息哪里用完了,“英国舰队在渤海上攻击了上海运来的漕运船,并号称,若是再不和谈,将会一直封锁到大清愿意和谈为止,”咸丰皇帝闭上了眼睛,“就这样办吧,朕乏了,你们跪安吧。”

  “外托恭顺之名,内挟要求之术......天津郡城,无一日之水,无隔宿之粮,城外廛肆毗连,河路错杂,战守两难,不得已仍行议抚,但使津郡能羁縻一日,京师则筹备一日......臣与津存亡自誓已久,非敢以言抚为退缩求生。”

  圆明园勤政殿,一个小太监悄无声息地疾步走进勤政殿内,手里还捧着一叠新到的折子,等到掀帘的太监掀开帘子,东暖阁里面传出来皇后朗朗地读折子声音,小太监放慢了脚步,走到里间,里面伺候的双喜接过折子,放在了炕上的小几子上,咸丰闭着眼睛,眉头紧皱,听着坐在对面的皇后的声音。

  皇后读完了折子,放下,静声看着皇帝,“皇上,谭廷襄的折子,您的意思是?”

  “要停止贸易,关闭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四个通商口岸,这法子不行,”咸丰皇帝摇了摇头,否决了谭廷襄的提议,“如今不论说关税如何,单单宁波府买进来的西洋火炮就是少不了,如何能停止贸易,”如今发逆已经被压制在江南一带,若是停止贸易,恐怕又要猖獗起来了。

  “宣战么......目前还不到时候,”皇帝继续摇了摇头。

  杏贞连忙说道,“两广的黄宗汉上折子说,提议速速克复广州,使英法等国震慑再出面开导......”对于前世公知精英产生最多的法律生来说,自己是一个比较独特的例外,是一个典型的国家利益至上者,杏贞清楚的明白如今和英法两国开战确实是不明智之举,国内的太平军和捻军都是冷兵器时代的反叛,朝廷军队到现在举全国之力还没有把金陵的洪秀全剿灭,怎么能把大航海时代崛起的蒸汽强国,打到家门口的英法两强打到?

  “皇上,臣妾以为宣战不是要真和洋人动刀动枪,”杏贞说了自己的意思,“宣战只是表明咱们大清的一个态度,要强硬到底,天朝仁义之极,就算是不通教化的洋人,咱们也应该是先礼后兵,”杏贞说话圆了皇帝的面子,总不能说皇帝怕吃败仗才迟迟不肯宣战吧。(未完待续。。)

  ps:甲和乙素不相识,甲问乙姓什么,乙答道:“孙。”

  乙问甲姓什么,甲说:“不敢。”

  乙说:“问君姓,君为啥如此谦虚?”

  甲还是说:“不敢。”

  乙再三询问,甲便说:“祖。”

  乙恍然大悟:原来他是用姓来讨便宜,便说:“这有什么关系呢?你祖我孙,我孙你祖

  罢了。”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