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十二、初露峥嵘(下)_重铸清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尽力练出湘军,以报贵人知遇之恩!”

  “老大人,那贵人可对着您器重的很呢,知道您家乡辣子好吃,特叫您得了空寻了好的辣椒酱,送到京师呢!”

  “仲华放心,到了湖南,老夫必定寻摸到最好的送到京里去!”

  西直门外的一处僻静的胡同,祁府。

  祁隽藻正在花厅里和清客说着话,祁寯藻字实甫,号春圃、观斋、息翁,山西寿阳县平舒村人。嘉庆进士,历官至军机大臣,左都御史,兵、户、工、礼诸部尚书,咸丰帝即位,六月即授祁隽藻为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倚重的程度可见以下的这个故事:

  咸丰二年的一日,祁隽藻陪咸丰皇帝到京都八景之一的芦沟桥赏景,路上人群如潮,伛偻提携,络绎不绝。见此情景,咸丰帝开玩笑地问:“先生,你看这桥上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你能猜出一日内桥上有多少人来往?”祁隽藻随即答道:“只有两个人。”“先生何出此言?”祁隽藻道:“一个是图名的,另一个是图利的。”咸丰皇帝听了点头称是。同年,祁隽藻爵太子太保衔。就在这一年,咸丰皇帝对主要官员的政绩进行了评估,对祁隽藻的评价是:“在军机处行走有年,实力匡襄,殚精竭虑。自军兴以来,夙夜在公,勤劳倍著。”

  身穿蓝袍的清客说了些闲话,趁着祁隽藻低头喝茶的时候,就提起了另外个话题,“东翁,上次皇上下旨叫湖广各地开团练自卫乡里,在下听闻是宫里头传出来的主意儿?”

  祁隽藻端着茶杯点了点头,“没错,是皇上亲口告诉老夫的,是储秀宫里兰嫔的主意。”

  清客证实了这点,笑道:“这不是妇人干政吗?皇上怎么会容忍**女子对着朝政指手画脚?”

  “妇人干政?”祁隽藻缓缓复述了自己门客的话,却没有继续说这个话题,转而说起来前尘往事,“宣庙(即道光帝)年间,英夷为了鸦片来犯,兵临城下,我那时候苦劝宣庙,不可长敌人志气,泱泱天朝,什么最多?那就是人最多,地最多!只要英夷上了岸,他靠几条火枪,能成什么事?宣庙不听,割了香港岛,赔款了两千一百万两白银,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通商,这高庙(乾隆皇帝)才宾天过了多少年?!?!?!裕陵前神道的树还没这房子高!这世道就变成这样?”

  祁隽藻指了指头顶,“我私下常常想着,这位实在是中人之姿,”又苦笑了起来,“老夫也老了,许多事也顾不上想着怎么才能好好的解决,有时候想想政事就这么应付过去就得了,上次皇上说了这个主意,老夫琢磨了一会,真真是个好主意,南边这么乱,怎么样能对国有助,国库里能省下点钱,是谁的主意都不重要!”

  “东翁说的极是,是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