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52章 介绍给侄女_全职名医任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汪,那你可得好好感谢一下这位医生啊!”院长夫人一边扶着弟媳妇,一边说道:“当然,参与救援的医生咱们都要好好感谢。没有这些医生的精湛技术,小强也不会脱离危险。”

  院长夫人说的这些话都无懈可击,即强调了任心的重要性,又顾及到了全部的医生,可以说是没有半点的遗漏,在一旁的朱荣朱主任也是备受感谢。

  省人民之所以是省人民,在苏省是独一档的存在,并不单单是因为它自身的设备好、条件好,或者说什么政策、金钱等扶持力度大的原因,最重要的一点是它吸引的医学人才高且多。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苏省人民医院里面有两位华国工程院院士,六位长江学者,近二十位个个国家级、省级等医学杂志的主编或主审人,至于什么博导、硕导、教授之类的头衔更是数不胜数,换句话说,任何一个科室且任何一个研究方向都有至少一位领头人。

  那这样一来,有这么这样雄厚医生骨干力量的医院能吸引不到优秀的医学生吗?

  那自然的,很多优秀的医学生就会拼了命的想要留在苏省人民医院。

  这样一来,苏省人民医院的后备力量也完备了,进入了良性循环,继而只会越来越好,飞速发展。

  因此,评价一个医院的好坏归根结底还是得靠医生的水平高低。

  尤其是到了三甲级别的医院,在这样的水平下,基本上一个科室的老大水平要是高的话,那这个科室肯定不会差,后备力量也会很强。

  换句话说,那就是一个科室的老大水平决定了科室水平的上限,未来的潜力也是肉眼可期。

  如果说苏省人民医院是集一省医学院校的人才,那么诸如协和、华西、中山等医院就是集全华国医学人才,至于美国的梅奥诊所、克利夫兰中心等医院那就是集全世界医学人才,在这些人的水平上建立的。

  医疗条件是很重要,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一个顶级的医疗设备,都是会提升一些患者的生存率,然而提高的效果远不如一个顶级医生来的帮助大。

  以医生为本便是这个意思。

  苏省人民医院在省内是有名气的,但是对比国内其他更加顶级的医院来看就是个弟弟了,汪海洋有个梦想,那就是将苏省人民医院的排名往上提一提,从十名这个守门员提升到前五...甚至于前三。

  那他卸任的时候也就可以无憾了。

  所以汪海洋同意杨崇光邀请贝多芬教授来访学,哪怕他知道这是杨崇光为了打压任心做汤法缝合与断指再植手术而做这事儿的,但是因为贝多芬的到来确实是可以促进省人民的医学水平,便答应了下来。

  所以汪海洋尽全力的支持魏光明建立新的急诊医学中心,因为将急诊科扩大为急诊中心是可以提高省人民医院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