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72章 针锋相对_全职名医任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苏肥接着说道:“这些论文大多都是那些前来进修或者交流的医生以我们中心的名义发表的。”

  杨崇光感叹道:“那柳院士真的也太大方了!”

  这个怎么说呢?!

  将手术分流给那些进修医生与那些前来做访问、访学、交流的医生,那是有利有弊,在很多人看来是弊大于利的。

  其有利的一方面就是可以利用其他医院的人力,在与本院医生相互协同下,加强了不同医疗单位间的关系;

  不过,这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那就是不仅仅会损失患者,而且还会流失掉大量医生。

  因为床位就那么多,患者也就那么多,外院的多做一点,那势必内院的就少做一点。

  而医生的培养就是需要不断的手术来“喂”养的。

  就好比是,自家的粮食与菜,自家孩子不让吃饱,先保证其他家的孩子吃饱。

  这很令人匪夷所思。

  但理就是这么个理。

  并且,从医院的角度来说,手术其实也是资源的一部分,尤其是那些症状比较稀罕、实在是太过罕见的患者,那更是堪称“熊猫”般的存在。

  很可能研究好了一个,就能发表一个SCI论文,甚至于几篇。

  如果再往外发散性的想一下,可能会发现一个新的疾病,那就是载入史册的存在!

  治好了,那诺贝尔医学奖没有拿一个,那说不过去吧!

  所以,每遇到这样的一种患者,都是那些大型医院争夺的时刻,若非政策所限,那些有能力的大医院都愿意倒贴钱将他们给拉过来进行治疗。

  这样一来的话,就可以知道,患者的住院费与治疗费,医院并不是很在意这些。

  因为体量的关系,一个患者的亏本,那对医院来说,根本不算什么的。

  不过,如果这样的患者多起来,那医院还是会有些承受不住的。

  所以,这时候就需要看医院愿不愿意培养医生了。

  就拿任心来举例。

  起初在做汤法缝合与断指再植的时候,魏光明是向患者承诺全免费用且负有手术失败后的全部责任,有了这样大的优惠才会有一些贫穷的家庭愿意来试一试。

  而这笔钱是谁来付的呢?

  一部分是急诊中心本身,还有其他的一大部分是医院。

  而这就是培养一名业务骨干必须要付出的资源。

  而现在的情况就是,用自家的资源,来培养别人家的医生,而且还是无偿的那种。

  唔...有些伟大!

  杨崇光的心里面也只能是这么评价柳大茂院士了。

  这大概就是差距吧!

  柳大茂院士将骨关节与运动医学中心做成这样的模式,使得这个地方成为了全华国,乃至在世界上也是享有声誉的骨科,尤其是运动医学领域医生们的朝圣之地,大概就是缺少的这样的一个胸怀吧!

  凭借着建立的这家医学中心,并将其运行起来,还获得了良心循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