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一章 计划建立新军_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多次比较,检验欧洲各种火炮的优劣,认为克虏伯炮要优于英国的阿姆斯特朗炮,既然如此他也不必多费工夫,一律选用克虏伯炮,而且统一使用这两款,也有利于部队培训和使用。而且克虏伯78mm轻型野战炮,相对重量较轻,很适合机动和山地作战。至于这款毛瑟抢,在1884年改进后,也成了德军的制式用枪。不过公平的说,这款枪性能不能说最好,但性价比高,而且德国军火一向坚固耐用。

  丁云桐一度想过,给部队配备机枪,但想想还是放弃了。此时马克沁机枪还没有发明,主要是加特林机枪,中国叫格林炮,属于原始机枪,性能不让人满意。特别容易卡膛,冷却效果极差,结构太精密,重量又太大,对后勤保障压力很大。而且故障率极高,中国缺乏维修技师,战争中出点毛病就报废了。价格有极其昂贵,部队配备少了不顶用,多配备财政也吃不消,干脆不要了。

  丁云桐又问道:“关于枪炮的购买合同,谈的如何?”这次,他问的是外务部副部长许景澄,部长曾纪泽已于年初启程前往俄罗斯,谈判收回伊犁的问题。

  许景澄赶忙回答:“已经分别让李凤苞和徐建寅前往克虏伯公司和毛瑟公司。毛瑟枪一支需55马克,折合白银11两。加上每支枪所需子弹,以及运输费用和维修零件储备,分摊到每支枪需要20两白银。初步意向是订购12万支,总额240万两。克虏伯210mm重炮一门需16000两,野战炮需3650两。订购重炮40门,野战炮600门,加上运输费用,共需350万两银子。枪炮总共要590万两。”

  丁云桐想了想,说道:“聘请德国专家和工人也同样重要,毕竟枪炮到zuihou还是靠自己制造才行,制人而不制于人,购买毕竟只是权宜之计。”

  另一名外务部副部长张荫恒上前说道:“皇上所言甚是,聘请德国专家技师之事,已同德方磋商数次,薪金方面会尽量优厚。”

  丁云桐又问工部部长李鸿章:“汉阳兵工厂建的怎样?”

  “按皇上旨意,已经基本建造完备。今后将主要由江南制造总局和汉阳兵工厂,负责仿造和研制枪炮。工部已派王承荣等人赴克虏伯考察学习,并选派卞长胜、刘芳圃、查连标、袁雨春、杨德明、朱耀彩、王得胜等技师,随德方专家李励协赴德国留学。”

  丁云桐转身问彭玉麟:“近卫军招募工作如何?”

  “会皇上话,近卫军士兵的招募已经在各省展开。各处精心挑选朴实精壮之人,能识文断字的更佳。之后陆续秘密集结于四处。依照皇上的意思,东南士兵集结江西井冈山,西南士兵集结贵州遵义,西北士兵集结陕西延安,华北士兵集结于山东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