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四章 准备就绪_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铁路线和平壤城,平行排列于大同江西侧,一旦敌人从北方渡过大同江,就能截断铁路线。但为了赶时间,也只好这样了。

  同一时间,袁世凯也正在进行zuihou的准备。

  8月25日,他正把诸多事大党成员,集结到了一起,进行紧急商议。由于担心如果诸大臣出城前往袁世凯驻地慕华馆,容易引起开化党及日本人的警惕,因此袁世凯把集会地点放在了工曹判书赵宁夏的家中。所谓工曹判书,相当于建设部部长,而赵宁夏的威望虽然不如事大党三巨头,但此人可以说,是朝鲜内部最亲华的人。以他的理念,中朝是藩属关系,压根儿就是一国君臣,朝鲜国王是自己的王,中国皇帝就是自己的皇帝,其认识之彻底甚至要超过三巨头。

  除了赵宁夏,还有金允植、金弘集、鱼允中、金炳始、沈舜泽,还有一些亲华的闵妃族人,如闵台镐、闵泳穆、闵泳骏等,加上新军四个营的指挥使李祖渊、韩圭稷、尹泰骏、闵泳翊。事大党核心汇聚一堂。

  袁世凯提出,准备要对日本进行经济封锁,推行三大特别法令:防谷令,限金律和禁布谕。

  这个意见一提出,各人反应不一。像赵宁夏、金炳始、沈舜泽等极端保守派,早已恨日本入骨,求之不得。金允植、金弘集、鱼允中等,出于国家利益考虑,眼见日本的经济掠夺愈演愈烈,原则上也同意了。只有闵氏族人却顾虑这样做会导致与日本决裂,最终会影响闵氏的权力地位。

  对此,袁世凯拍着胸脯保证,无论出了什么问题,一切后果完全由中国来应付。还允诺,皇帝已经下令,一旦发生什么后果,在场的诸大臣都可以去中国继续做官,荣华富贵可保无虞。

  解除了后顾之忧,最终众人达成了一致。

  第二天,袁世凯与众大臣直入昌德宫,面见高宗和闵妃,陈述了要适时下达这三道命令的请求。

  袁世凯更是直言:中国此举无他意,只为排除日本而已。不管出什么问题中国会一力承担;事成之后,等朝鲜局势平稳,中国不但会从朝鲜撤军,而且将大院君带往中国,永不放回!并出示了写有相关内容的皇帝亲笔电文。

  袁世凯开出的条件,正挠中了闵妃的痒处。

  之前闵妃对日本和开化党有所倾向,但只是为了牵制中国而已,她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权位,对国家利益豪不在意。她仔细衡量,中方答应事后撤军以及带走大院君,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事情。此事不管怎样,风险都由中国来担保,并且皇帝亲笔许诺,想必不会变卦。

  因此,闵妃很快就打定了主意,在她的唆使下,高宗最终同意了袁世凯以及众大臣的要求,并根据袁世凯的要求,写下了命令诏书,交付给金允植,但却没有填写日期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