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三四、张勋入京调停,请错菩萨拜错神_北洋往事·那些军阀那些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命令非经总理副署,不能发生效力。调换总理之命令,未经祺瑞副署,将来地方、国家因发生何等影响,祺瑞概不能负责。”

  段祺瑞的意思是,黎元洪的这个免职令没有经过他的副署,不能生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临时约法》中规定大总统提名内阁总理组阁,而行政事务均由责任内阁负责,大总统发布的命令也须总理副署,这个自相矛盾的规定,之前已经让袁世凯和唐绍仪发生矛盾并导致唐绍仪负气出走,这次又轮到黎、段冲突了。

  按说,中国是个大国,本就该实行总统制,可当时制定《临时约法》时,那些革命党议员们为防止袁世凯当上大总统后大权独揽、延续专制,便将南京临时政府的总统制又改为责任内阁制。但这种非驴非马的制度在中国完全水土不服,实行的结果便是惹出种种风波,反而让国事不畅。如此反思下来,堂堂一个宪法性文件,济济一群年轻有为的制宪议员,因为个人的私心而置国家大事于不顾,这岂不是大大的误国?(真正成熟的责任内阁应是由在国会选举中胜出的党派来组织,本就不该由总统来提名组阁的,但考虑到民国初年完全不成熟、不理性的政党状况,总统提名却又是必然)

  黎元洪对段祺瑞的免职令发到各省后,也引起了一场极大的震动,而当时的一些督军们正在徐州开会,听到这个消息立刻蹦了起来。原来,在督军团在向总统府提出解散国会的要求后,但未见黎元洪有丝毫的退让,僵持了两天后,这些军头们只好悻悻然的于5月21日集体离京,前往徐州赴辫帅张勋邀集的会议去了。

  说到张勋,这里却要补充几句。张勋,字少轩,江西奉新人,他比袁世凯要年长5岁,参加过中法战争并在镇南关大捷中立下军功,也还算得上是个抗法英雄;后来因为在甲午战争中大败而归才投到了袁世凯的门下,成为北洋系中一名老资格的将领。在庚子之乱后,慈禧太后从西安回銮,张勋所部承担了护卫任务,后来又被调到北京充当扈从部队,由此皇恩浩荡,加官晋爵自然不在话下。

  清朝的最后一年,张勋被外放江南提督,并在辛亥革命中死守南京城,与革命军血战一场,最终不敌而退往徐州。袁世凯当政时期,张勋所部被改名为“定武军”,驻兖州。由于张勋自命忠于清廷,他严禁其部卒剪辫,所以他的军队也被人称为“辫子军”,“辫帅”之名,也由此得来。

  “二次革命”爆发后,张勋在袁世凯的命令下,率领数千如狼似虎的辫子军急进猛攻,并率先杀入南京,报了当年的一箭之仇。后来,因为辫子军军纪败坏,张勋退出南京而被袁世凯授予长江巡阅使,所部驻守徐州。

  徐州乃南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