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五章 力排众意_明末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阵子之后,终于确定下来,就是为高一功,李过,党守素三人封侯。

  三人都封侯,自然是存了分化三人的心思。

  接下来就是分割驻地,几乎将高一功现在滞留的地方,划到高一功名下。让他们收赋税自用。

  然后朝廷还协饷一部分。至于多少还要看高一功的缺额了。

  还给三人各挂将军印。

  这个条件想好之后,还给文安之很多自由裁量的权力。隆武又私下嘱咐文安之。

  “不过,有一点一定要强调。”隆武说道:“令三位将军到长沙述职。”

  “朕要见他们。”

  文安之知道隆武从来没有放弃过,将三将纳入自己的班底之中。

  “是。”文安之说道:“臣明白。”

  隆武说道:“只要文大人,为朕招纳三位将军,朕在内阁之中,为大人留一席之地。”

  隆武想扶持文安之,如果文安之真能得到高一功等人的信任,隆武就准备将文安之放在内阁之中。

  内阁大臣与地方将领相互勾结。可以说隆武一朝的弊病。但是隆武现在不得不想办法维持这个弊病。

  因为内阁大臣在地面之上有根基,隆武虽然想下达一个命令非常困难的。但是内阁还能掌控地方的事务。

  但是如果两者脱钩的话,隆武所要面对的就是失控的地方,和一个对地方没有控制能力的内阁。

  这个弊病,反而成为了隆武政权的根本。

  文安之说道:“请陛下放心,臣此去定然为陛下解除此忧。”

  隆武说道:“还有一件事情,文大人也要着手准备了。”

  文安之说道:“陛下所言何事?”

  隆武说道:“就是北伐之事。朕自到长沙以来,无时不刻不再想此事,只要高将军愿意在北伐之中出力,其他事情可以放一放。”

  文安之说道:“臣明白。”

  为了北伐,隆武想尽了他所能想尽的所有办法。他甚至有一种感觉,纵然准备不充分,但也必须尽快北伐。

  因为不北伐的话,恐怕就没有机会了。

  文安之在长

  沙并没有多停留。匆匆北上了。不过他的速度虽然快,但是在常德,堵胤锡已经与高一功交上手了。

  堵胤锡比高一功来常德早来一步。

  毕竟堵胤锡是百余随从直奔而来,但是高一功是数万大军行军。这两者的速度,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堵胤锡来道常德的时候,面临的是一踏糊涂局面。也可以说是大明绝大多数地方,就是这个烂样子,兵无斗志,将无雄心。以苟且为能事。

  凡是能过一时,就是一时。能过一日就是一日,至于其他的根本不用多想。

  在这里驻扎的军队,还与左良玉有些关系,这里的驻军是当初方国安留下的,当隆武岳阳登基的时候,手中只有两三万残兵败将,根本无力重整防备。后来又增加了不少士卒,但是常德守城士卒不超过两万。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