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三章 洛阳大战二_明末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夏军硬生生的从伏牛山之中寻出一条路来,从南阳到汝州,然后转运到龙门大营。

  山中自然不比平地,需要征召更多的民夫。

  南阳襄阳诸县的壮丁,有一个算一个,几乎全部被征召了。

  将一县的壮丁编为一个营,曹宗瑜麾下平空多出数万人马,如此一来运输源源不断,曹宗瑜在洛阳城下的攻势,就越发有威力。

  此刻夏军大营,虽然被成为龙门大营。

  但是营地已经北上,横跨伊水。

  数十个营地连绵一起,规模之大不下洛阳城。

  特别是大炮非常多,不仅仅是曹宗瑜所部的火炮多,清军的火炮也不少。曹宗瑜火炮维持在千余门之上,清军也不下此事。

  以至于双方都面对一个问题。

  就是火炮阵地不够用,可以跨过洛水轰击到城墙的炮位本就不多,再加上火药储备车辆,所需的地方并不少。

  在洛阳战场,双方都分成了数个战场。

  首先是洛阳城下,这是最大的战场,双方兵力火力密度非常之大,虽然洛阳城的护城河就是洛河,这个时代的洛河水势不小,虽然曹宗瑜做了很多准备,但是面对洛河,也只能在上下游渡过洛水,在对面扎下了桥头堡。

  双方争夺最高峰就是面对这两座桥头堡的争夺,双方往复争夺,杀得血流成河。

  只是双方厮杀虽然惨烈,但是一时间分不出胜负出来。既然正面打不过,只好迂回,于是曹宗瑜分出两部人马,一部攻宜阳,一部攻偃师。

  宜阳那一部倒是没有遇见什么抵抗,但是偃师却也被清军大军驻扎,攻之不可。

  如此洛阳城下的相持局面,在双方层层加码之下,洛阳盆地之中,堆积了五十万大军。

  更不要说,随着洪泽湖一场大水之后,张轩不得不放弃沿着运河北上的计划,如此一来,他将北伐胜利的希望都寄托,也只能寄托到了曹宗瑜身上。

  不管是李定国所部,还是郑成功所部的位置都有一点偏了。

  所以曹宗瑜已经接到张轩的诏令,湖广,江西,浙江,江南,等省的一切人力物力都通过枢密院向洛阳城下运来。

  而高斗枢也到了襄阳,为曹宗瑜总理后方粮草。

  一下子曹宗瑜所部达到了极大的加强,甚至从扬州撤下来的军队,几乎没有怎么修整,就乘船西进,直接道樊城下船,立即就准备北上。

  而清军也是将一切力量都压在洛阳城下。

  北方的汉军源源不断的向洛阳而来,还有军中仅存的粮食,也源源不断的运输到了洛阳城下。

  皇太后下令八旗士卒,十六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统统征召。

  换一句话说,就是八旗凡是成年男丁全部在征召之列。不过这些老少军,并不直接派上战场了,而是换下京师的守备军队,与科尔沁蒙古还有其他蒙古部落合兵一处,再次准备南下。

  这一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