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46章_火热的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陈旧的线列队形正面强攻战术和俄军对战,使得奥匈军队中最为最优秀、勇敢的士官完全葬送在了俄军的大炮之下。9月11日,奥匈军队开始后撤。

  和欧洲东西线战场动辄伤亡十万到数十万的战役相比,远东所发生的中日之间的战争简直就是在过家家了。不过随着德国东西两线战场都进入了调整状态时,协约国和同盟国几乎都意识到各自的速胜论都已经破产,接下来恐怕将要进行一场长期的较量了。

  同盟国这边是需要更多的盟友,而协约国这边则是在担心自己的盟友无法坚持到最后,向德国妥协或单独媾和,从而造成自己付出更大的牺牲。

  英国政府、法国政府所担心的那个盟友,正是东线独立对付德国和奥匈帝国的俄罗斯帝国。因此在马恩湖战役尚没有结束之前,英法俄三国代表就聚在了伦敦商议发表一个共同宣言,保证各自不单独同德国媾和和相互商定媾和条件。

  只是俄国代表在洽谈中提出了两个要求,第一个是贷款及军火补给问题,即便不提俄军在西北战场上的失利,光是在加西利亚会战中损失的枪械就超过了十万枝,俄国兵工厂生产枪械弹药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战场上消耗的速度。

  第二个就是要求英法出面协调远东的中日战争,这场战争不仅使得协约国的力量无谓的被消耗,也对俄国唯一的对外军火贸易通道构成了威胁。之前俄国也许还打着先敷衍革命委员会,等待着革命委员会在对日作战中的失败,再设法夺回对于中东铁路的控制权力。

  但是日军在朝鲜战场的不堪一击,使得俄国已经对于日本能否制服革命委员会不抱希望了。以当前的欧洲战事激烈程度,一旦让革命委员会把中东铁路截断,俄军就要采取全面退守的姿态了。因为俄军需要进口大量的军事物资才能保证进攻,没有这些物资就只能转入防守,以俄国广袤的土地去拖延德国和奥匈帝国的进攻了。

  英法当然不能同意这种状况出现,俄国采取防守姿态,也就意味着德国能够把所有的力量都放到西线,这将会给英法联军造成极大的压力。1个马恩湖战役就已经让联军损失了26万余人,再来几个马恩湖战役英法联军还能剩下多少有战斗力的部队?

  即便是原本在内阁里极力主张让中日交战以保证帝国在远东利益的丘吉尔也闭上了嘴,他所期待的中日势均力敌的景象根本就没有出现,倒是日本人被中国人在短时间内给打崩溃了。如果双方的战争再持续下去,中国人真的因此把协约国当成了敌人,谁也不能保证中国人会不会发起疯来截断中东铁路,完全投入到同盟国的一边,至少他们现在连英日联合舰队都敢抵抗。

  而随着欧洲大战的白热化,美国人对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