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1140章_火热的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革命委员会的军事委员会虽然资助及管理了这一项目,但是军事委员会一直都把这一项目称之为科学研究而不是军事装备研究,虽然军事委员会将这一研究项目中发现的大多数科技引入到了其他军事装备制造中去。

  而参与火箭项目研制的俄国人、美国人和德国人,此时都没有把这一项目和军事目的联系起来,他们都是单纯的为了探索太空的目的而为革命委员会工作的,为此他们甚至主动放弃了对于该项目中研发出来的技术专利的申请。

  当然,此时的外界对于向太空航行的想法并不支持,他们只是把火箭视为一种不切实际的梦呓。比如罗伯特·戈达德在美国就得不到任何资本家的资助,并遭到了舆论界对其梦想的嘲笑,认为他甚至连高中的基本物理常识都不懂,并将其称之为“月亮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革命委员会表现出对于其研制火箭梦想的兴趣,并邀请他加入一个专业的火箭研究小组,顿时让罗伯特·戈达德放弃了自己在美国的事业,跑来了东北。

  可以说,除了中国人之外,这个火箭研究项目中的其他人都是理想主义者,他们都是为了实现太空旅行的梦想才加入到这个研究项目中来的。而欧洲战争给革命委员会带来的大笔收入,也使得革命委员会能够将这个烧钱的项目支持下去。

  除了吴川以外的委员,大家都不理解,这个每年烧掉了将近2百万共和元预算的研究项目,到底能给革命委员会带来什么?特别是前2年真的是一无所获,把幻想中的火箭建造成一个实物,一开始真的是毫无头绪的。

  但是在吴川的坚持下,这些研究员们终于烧出了点东西,虽然看起来距离突破大气层还早的很,把人送上太空的目标就更是遥不可及了。

  不过吴川还是很快乐的,看到这个超过3米长的袖珍火箭模型的样子,这已经不是项目组发射的第一枚成功的火箭了,而是经过第三次改进的型号,采用液氧和煤油作为能源,并有了一个接近完善设计的发动机。

  吴川在听着项目组给自己介绍这枚火箭的设计时,还不忘提醒总参谋部的参谋们把摄像机架设起来,到时要把火箭升空的景象拍摄下来,不管发射成功还是失败,都有利于事后的研讨。

  被吴川拉来参观火箭发射的朝鲜人民党代表李玮钟,在等待火箭发射的过程中不免有些好奇的问道:“这个东西能把人带上天?我怎么没有看到可以坐人的地方?”

  吴川一边看着远处的火箭,一边漫不经心的回道:“想要把人带上太空去,恐怕还要几十年才行,现在不过是刚刚起步,能够安全的把火箭发射上天就算成功。”

  李玮钟沉默了许久才小心翼翼的问道:“一年两百万的预算,就仅仅为了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