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三百三十三章大明=战略白痴_龙起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廷弼沉默良久。

  “经略大人,杨经略所言切中要害啊!大人,招抚流民,恢复生产,整肃军纪,赏罚分明皆为当前良策”然固守坚城,分散兵力与众城绝然不妥啊!“

  贺世贤对再次来到辽东之后的种种表现非常的满意”但是对熊廷弼将兵力分散到诸多城堡之中,只在固守,毫无进攻之意,非常的担忧。

  “有何不妥!值此形势危急之时,百姓惶然无依”兵将惧战。若依然轻兵冒进,一旦再度丧师失地,辽东局势必然一发不可收拾。辽东,京师之屏障。辽东战局糜烂”必然危急京师。故可守不可攻,可扰不可战。”熊廷弼对自己的战略思想非常的坚持。

  其实”明末的这些个统兵文人都有个通病,就是一旦形成了其固有的战略战术思想,便固执的要死,上任之后,必然全盘推翻前任的一切部署,即使明知会导致巨大的损失和战略上的被动也豪不在意。即使是孙承宗,袁崇焕等人如此,更不用说袁应泰,王化贞等人了。

  他们这些人有很多人可能连孙子兵法都没有看过,战略战术思想严重缺乏变通,对形势没有丝毫的预判,便雷厉风行的施行起自己心中所想。

  现不论这些人的对错,只说因此导致的战略部署的不稳定,一年数变,这种因为个人的原因而导致国家边防频繁变动的事情,就已经是极其荒唐可笑的了。

  更可笑的是整个大明中枢也因为频繁的党争,而导致大明朝廷根本没有一个明确的战略意图,经常是今天东林占上风,便让东林党人掌握辽东,将其他人的战略部署全部推翻。明天其他党派的人占据了上风,便派上他们自己的人,将东林党人的部署一扫而空。

  在这种情况之下,边关将士无所适从。而且这种争权夺利是会死人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边关的将士逐渐不想花费那么多的精力去认真的执行那些空降下来的经略督师们的部署了,增强自己的实力才是正途。

  所有的这一切才是大明在辽东频繁战败的根本原因,单独的谈论某一个人的战略战术是否合适,是否为战败的原因,其实都有所偏颇。这才是杨稿最后说的那句,给熊廷弼十五年才能克复辽东的真正内在原因。

  可惜!可惜!整个大明朝廷,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嗯,或许少数几个意识到了,但是却无力回天。根本制度上的严重缺陷,才是明末大明在辽东持续战败的根本原因。

  用萧明乾的一句话概括:大明朝廷整体上来的战略白痴,根本不是个别人战术上的精彩表现所能够弥补的。

  “大人,卑职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说?”此时人群之后有一小将突然站出来说道。

  “说!“

  如果是在平时,这种级别很低的小将的话,熊廷弼根本没有兴趣听取。但是现在,熊廷弼的心神有些洗惚,听到有人有话要说,不自觉的应许了对方。

  “大人,凭城坚守,小股逆袭,联络其他势力联合绞杀女真是为上策,但是大人,如果女真不理睬我们的袭扰,采取先解决叶赫部,压服其他势力,然后再进图沈阳辽阳,我们该如何应对。那个时候,兵力分散的我们根本没有可能在女真北攻叶赫的时候,起到任何的牵制作用啊!“(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