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二百三十七章选择_龙起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万万不可啊此人此前曾败而不报,谎报军功,并因此而被革职,如何能胜任此任?”

  一听方从哲竟然选择杨镐来担当督抚辽东军务这个如此重要的职位,崔景荣立即跳了起来。

  对于杨镐,大明的官员没一个不知道的。朝鲜大战日本,明明大败,杨镐却敢不报。这样的事情,放在其他官员头上,早就要了他脑袋了。但是其官场经营的好,竟然让他逃过了一劫。

  崔景荣没有想到方从哲会起用这样的一个人,所以立即表示了反对。

  “自强,听我说。后金必须征伐,且需在短时间内平定。就此而言,熊廷弼非合适人选。而其他人或不知兵事,或无同辽东后金作战经验,均非合适人选。但杨镐虽有大过,但其以往多有战功,熟悉兵事。三十八年,起复巡抚辽东,多此击败女真人和蒙古人的进犯。故老夫觉得,他才是此时的最佳人选。”

  崔景荣虽然从心底里反对起用杨镐,但是他也知道方从哲说的是事实。杨镐虽然在朝鲜抗倭之战中有过大罪,但其长年身处行伍,且对辽东兵事同样非常熟悉。这些优点是其他大部分文官所不具备的,也是方从哲选择他的原因。

  或许有很多人会从事情的结果推断一个人,特别是喜欢从足以为其盖棺定论的大事件上来给一个人贴定标签。

  但事实上,相对于那些完全不知兵事的文人,杨镐这个人可以说已经算是一个有些军事才能的人。

  在那个时候,任何身处方从哲这个位置的人,都会面对这样的一个问题。是选择那些毫无行伍经验的文人,还是选择熊廷弼和杨镐这种有丰富带兵经验的人。

  很显然,大部分人会选择后者。而熊廷弼因为其战略思想是当前的局势所不能接受的,那么自然而然的,方从哲便会将目标放在杨镐的身上。毕竟方从哲也不可能看到未来,不知道他的这个选择会造成多大的恶果。但是就眼前来说,留给方从哲选择的人,也就只有杨镐了。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使得方从哲更加倾向于选择杨镐,那就是党争,愈演愈烈的党争。东林党的强势,使得方从哲感到了巨大的危险。他不能让东林党人掌握辽东的兵事,如果让东林党人取得了平定辽东的大功,那么对朝堂之上的其他三党和方从哲这种不想介入党争的人来说,将是个巨大的灾难。

  这并不是方从哲杞人忧天,更不能责怪方从哲私心作祟,完完全全是万不得已。更何况,此时的大明,没有一个人会认为这次对后金的战事会遭到惨败。在他们的心目中,这次完全是个等着去摘的战果。

  “阁老,或许您是对的,但我还是认为杨镐非合适人选。”崔景荣不知该如何去打消方从哲的这个想法,最终只能以这句话,来表达自己心中的那种坚持。

  “哎军国重事,断非病夫绵力所能承担,这东阁该多些人来啊”

  对于崔景荣的反对,方从哲并没有继续说什么,只是摆了摆手,表示他已经下定了决心。反而说出了这么一句话,表露出了他对朝廷事务的力不从心。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