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二百章台湾岛的发展 2_龙起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没分钟左右。

  而且其射击精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两百五十米有效射程内,其射击的精度能够达到直径一米以内。

  这样的提高,是非常了不起的。毕竟这个时代的前装燧发枪有效射程也就两百多米(指步枪),但是其射速及精度可是让人无法忍受。正是有了这样的武器,萧明乾的腰杆才真正的挺起了,才会在万历四十五年,向大明商人开放了凤山。因为即使大明同自己翻脸了,他也有把握与大明分庭抗礼。

  当然,这并不是说萧明乾此时就想反明了,他一直认为此时的大明的底蕴还不是他能够比拟的。光是东南沿海三省,如果真的发起狠来,也能让台湾岛喝一壶。所以,萧明乾此时还是一方面隐藏台湾岛内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积极的交好大明朝的地方政府。

  再加上辽东女真的强势,大明国内灾害频频,叛乱不断,萧明乾幸运的没有成为大明朝高层的打击对象。

  当然,钢铁产量的增大也极大的支持了台湾岛的高速发展。自从消灭了海盗后,联合护卫军已经不再是钢铁的第一消耗大户了。

  虽然造船,火炮,火枪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钢材,但是每年也不到十万吨。其他的二十万吨的钢材和五十万吨的生铁全部被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消耗了。

  五年的时间,台北,基隆,淡水,凤山和去年年初开始建造的台南五大城市的建设消耗了六成左右的钢材。由此带来的效果就是,这五大城市集中了台湾岛上的人口的近四成。

  也就是说,有一百二十多万人集中到了集中到了这五大城。这些人中的青壮劳力全部成为了台湾岛内八座钢铁厂,十一座糖厂,十五座水泥厂,九座大型机械生产,六座大型(毛)纺厂,四座玻璃厂和其他民间工厂的产业工人。另外还有几万人,进入了十几座矿山中。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