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六十一章 汉城城下 以攻为守_顺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六十一章汉城城下以攻为守

  自从努尔哈赤整合女真诸部,建立后金政权以来一直到皇太极统治的时期,满清的对外政策一直是向外扩展。

  对内则是不断的去深山老林之中抓捕生女真,对外则是在朝鲜、蒙古和大明几个方向上进行攻击,而且倚靠着蛮族军队的精锐,对外从来没有什么失败,一直是战无不胜,节节胜利。

  河间府的大败之后尽管收缩,可满清鞑虏的根本之地依旧是保持完全,甚至还在辽镇取得了几百里的进展。

  这样的局面,也是满清鞑虏不断向外扩张的本钱,毕竟自己的家园安然无恙,出外征战就有先天的心理优势。

  作战也是如此,在敌人的国土上作战,被破坏的是敌人的家园和田地,死伤的是敌人的平民百姓,自己胜了,可以削弱敌人的实力,抢掠大量的财产人口,自己输了,敌人的实力同样是被削弱,自己可以跑回本国从容回复。

  在这个时代,满清的地理位置也可以说是优势,辽西走廊易守难攻,满清本就是蒙化的建州女真起家,在草原上有自己的盟友和优势,东边和北面是深山老林,都是些零零散散的通古斯小部落。朝鲜已经是被征服,而其余的位置上则是大海。

  大海,渡海而战的大战役,在这个时代,也只有倭酋丰臣秀吉派大军渡海攻击朝鲜,准备越过朝鲜攻击大明,结果却被万历年的大明精兵打的惨败,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丰臣幕府的垮台,也是目前德川家康锁国的原因。

  而大明除却那些见利忘义的海上商人之外,在海上也没有什么办法,郑和的荣光早就是过去了两百年。

  所以沿海地地方。满清一直是没有布防太多,即便是孔有德等三人曾经是坐海船从登州来满清辽镇之地投降,他们仍然觉得这是天堑。

  东江镇之后,满清在沿海,在朝鲜边境,甚至是在朝鲜内部的镇守都没有布置太多的力量,主要的力量都是对草原上的蒙古,对大明。这里面或许有蛮族天生对海洋的排斥(维京人当然不算)。也有对大明和朝鲜的彻底轻视。

  这样的政策持续了将近二十年,事实证明,这个政策一直是颇为成功地,满清也一直可以专心的对大明和蒙古的方向。

  满清的上层人物之中,除却皇太极之外,二十年前还是部落蛮族的亲贵们根本没什么远大的战略战术的眼光,这一代摄政王多尔衮所做的,只不过是把皇太极地政策延续下来。并且是把自己那些似是而非的汉学理解融入其中,比起皇太极那时候,或许多尔衮唯一的优势就是身边有洪承畴这个未必忠心的谋士。

  可洪承畴这等传统士子,又怎么会把目光投注在海洋上,更别说他的三心二意了。

  正是因为这样地忽视。所以朝鲜驻屯军的统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