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一章 下不成 无力感 抓来问_顺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无法让人信服。

  那名守备看见李孟看过来,连忙躬身的禀报说道:

  “卑职已经是把信传到了信阳水营那边,加急快马传送。胶州私港那边也安排了渔船出海。登州那边的消息不知道,不过渔船回报。说是郑家的确是有货船都是离港之后又是朝着北面而去。”

  去往北面,的确是还有一条去日本地航线,但李孟心里却大概明白,这郑家肯定和清国勾结了,这种带着地方割据色彩的豪族,是没什么民族和国家的概念的,郑家和满洲鞑子做生意,利润肯定是丰厚。

  而且对于郑芝龙来说,和满清鞑子的打交道,也是一种下注和投机,将来不管天下如何变化,总有他一份余地。

  这闯营想必是没有取得海港或是海口,要不然,郑芝龙想必不会不联系。

  李孟长吐了一口气,来到这个时代之后,总有一种无力感,当初他了解到华夏、蛮夷的说法,还以为这和后世的民族概念一样,通过激起民族地血性来激起和运作一些东西。

  但在这个时代地时间越长,李孟就越明白,这华夏和蛮夷的概念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蛮夷居华夏之地则为华夏,不管你是什么样地野蛮民族,不管你进关以后如何的胡作非为,只要你在占据了华夏之敌就是华夏。

  比如说,蒙元入主天下,中原之地原本是天下间最富庶的地方,但被蒙元破坏了灌溉系统之后,就开始一步步的衰弱下去。

  还有把天下人分四等,把汉人不当人,以及种种天下亿万民奉养百万蒙古人的政策,种种穷凶极恶的手段。

  就是这样的鞑子,传国也就是百余年,还被称为正统,也是华夏之君,大明帝国也要给他修元史,承认他们的地位。同样是这批蒙古人,在被逐出中原,重返草原之后,就成了蛮夷禽兽。

  在这样的观念下,李孟心中所担心的,李孟所想要使用贯彻的,实际上是和这个时代完全格格不入的东西。^^^^

  在这个时代,天下间的势力没有什么人把关外的满清鞑子当成什么可怕的威胁,对他们来说,这不过是一支同样在争夺天下的势力罢了,和大明朝廷、和李闯并没有什么区别,凡是有资格下注有资格投机的豪强势力们,所要做的,无非是选择其中一家决定投靠,或是自己加入到这争夺之中而已。

  这个时代的人没有错,他们不知道接下来三百年会生什么,三百年之后又生了什么。

  满清鞑虏为了维持住自己的统治,维持住统治比他们本民族多百倍千倍更大的民族,会采用什么样子的高压和愚民地政策,会给这个华夏造成什么样子地黑暗。

  的确是让人感觉到很疲惫。孙传庭、卢象升为代表的士大夫们。虽然意识到关外的满清部队是大明的心腹大患,但认识也就仅仅到此,他们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