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零七章 在野皇帝,流放皇帝_迷失在康熙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基础和同盟,好,现在方法有了,规划呢?基础和同盟呢?难道,你要继续自己都不知道下一步地瞎搞下去?所以,这些都需要我们君臣去研究和策划好,但你现在逗留在朝堂之上,你能看到的,朕一样能看到。既然是变,而不是推翻,就需要明察弊端。《吕氏春秋》也谈到,变法首重通晓民瘼,民瘼何在?在民间,在市井,在肆交,所以,你必须下野去细细考察。反倒是你的职务,官职就是枷锁,意味着是职责,限制住了你的自由之身,何不丢掉这些束缚!海阔天空,上下求索,岂不痛快又专务?!”

  凌啸不得不佩服康熙说得有道理,可是,没有了官职权柄,自己岂不是沦为了康熙的一个篾片相公,什么事情都得通过康熙去实施,那还有个屁的主观能动性啊!他正想用“先认可再协商”的沟通技巧,表示一下商榷的意愿,谁知道康熙却已经循着这个思路,转入到了第二个理由上去了。

  “户部和兵部昨日递上来的折子称,勤王军炮击京师平民,造成了一万多内城官民的伤亡,京畿军就别提了。。。。。啸儿,朕重夺帝位,这等大事,朕却不令官民大庆,固然是朕心伤痕累累,也有京师内外一片凄凄戚戚的因素。。。。。别人不敢怪朕和勤王军,却未必内心之中冤恨你,乾清宫朝会上那么多人对你决不援手,多多少少也告诉你,稍避锋芒好一些。”

  凌啸无语了。伤及平民之事,打仗嘛难免,红了眼就更加顾不上了,他虽能不至于耿耿于怀,却也不能不有所介怀,康熙的下野建议,虽是缓和矛盾之举,但也未尝不是保护自己的菩萨心肠,不然被人明枪暗箭地算计,谁知道会出什么事情!

  康熙见他点头,晓得凌啸已经全部想通,也暗赞凌啸贴心,柔和地笑道,“朕思量过,既然你即将下野,那勤王军就需要人管起来。不然,没有你镇着的话,光是那十几个大功之将,尾巴就得要翘到天上去,谁也不服谁,说不定还各立山头,到最后,一支好好的军队就会离心离德!哼,天下军队,勤王军是朕立起来的一个招牌,也是朕寄予擎天保驾厚望的唯一一支军队,岂能让它变质沉沦?所以,这个管的任务,只好朕来担着了!要是交给阿哥们或者兵部派员去管,只怕等你回来的时候,都没将领认得你啰!所以,朕才独独以黄浩领兵,却调出几乎所有大将到浙闽遍地开花,呵呵,即使到时候黄浩一人骄将辜恩,你在福建浙江,帮朕振臂一呼,马上就有七八枝勤王军站起来!呵呵。”

  万万没有想到,康熙竟是从核心离去军中分裂的层面来考虑的,还明言今后勤王军还是凌啸来领军。虽然凌啸绝对不相信黄浩会负了自己,但康熙这么做,无疑是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