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六十六章 事发了_琉璃满京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靖王觉得,能失去的,他已经都失去了,再没有什么好顾忌的,更不担心会得罪这位深得皇帝宠信的内侍。

  靖王原本颓然的目光,在听到孙从山的话之后,瞬间变得凌厉起来,怒视着他。

  难道这阉贼的意思,是让他看手下人的口供,以作警示,甘愿过一生被软禁的日子吗?

  这个时候了,孙从山当然不会惧怕靖王。皇帝对靖王的态度他一直都知道,之所以一直由着靖王折腾,那是皇帝认为,以靖王的手段,闹不出多大的事端。

  皇帝这次恼怒,是因为他竟然被成郡王利用了。成郡王现在差不多就是皇帝最憎恶的存在,靖王这是踩了皇帝的禁区。

  试想,如果皇帝不知道成郡王包藏祸心,更没有掌握他的动向,照着靖王这么个搞法,多来几次,无异于张开一个遮天蔽日的挡箭牌,足以蒙蔽侍卫营和顺天府。在皇帝和朝廷不计较他这个皇长子的情况下,帮助成郡王在不知不觉中加速壮大。

  这是什么?这是在帮助成郡王颠覆自家的江山。虽然是无意识的,但这种无脑之下犯的错更加可怕。

  如果接下来的日子,靖王能安心在府中反省,皇上和太孙都不是狠毒、容不下人的性子,日后自有靖王的一份富贵。

  可若是他不知悔过,只懂怨恨他人不给他机会、怨恨上天待他不公,他的将来……怕是堪忧了。

  孙从山想得清楚,却总要给靖王些面子,面对怒射向他的目光表现的诚惶诚恐,连忙躬身告罪。之后才告退而去。

  第二天早朝,靖王告病。

  和靖王告病未曾出现在早朝行程鲜明对比的,是很少在早朝露面的刘协,今日却到场了。顶着那张没什么表情的脸,站在众朝臣中,分外显眼。

  陆续走上朝堂,分列在自己位置上的大臣们,得知靖王告病时,只是在心里猜测原因,同时联想到,皇帝最近对靖王的态度似乎不怎么好。

  但看到刘协出现在这个节骨眼上,那份猜测基本上就落实了,大殿上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关于正月十五火灾的传言,居然是真的?靖王这是……事发了吗?

  在众朝臣的忐忑中,今日早朝第一件事,便是刘协上报:关于正月十五关家作坊火灾,以及火灾引发的骚乱事件的审问结果。

  刘协的上奏略过了靖王,根据几个嫌犯的口供顺藤摸瓜,查到以李博远为首,都察院副都御史张裕沉、兵部中郎将毛时新等五人,正月十五那日晚间,派人去关家作坊所在地区,行不轨之事。

  皇帝给出的处理结果很干脆:李博远、张裕沉等五人,食朝廷俸禄,不思报效朝廷、为民谋利,却结党营私,为了图谋民间作坊的玻璃技术,不惜陷京城和百姓于危乱之中。

  如此丧心病狂,令人发指。李博远、毛时新革职查办,张裕沉等三人降三级,罚奉一年,以观后效。

  虽然整个案件都没提靖王一句,但众朝臣都知道,这五个官员是靖王一系的。他们同时在这件事上获罪,靖王又怎么脱得了干系?

  除了靖王主使,什么人能让这五位为同一件事出手。

  所以,靖王告病了,这病不知要静养到何年何月。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