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三十六章 挫败_琉璃满京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宣告成功,然后鸣金收兵,享受成功后的果实,留下一个需要很长时间,很多工作的烂摊子给她。

  看到池窑作坊的工匠各自忙碌,夏晏清自觉她待在这里,对于方朝生等几个朝廷工匠来说很是碍眼,便也退出众人的工作范围。带着两个丫鬟一个婆子,远远坐在早已准备好的桌案旁边,一边整理手头的账册材料,一边观看池窑的运作进度。

  今天先是接待朝廷官员,之后又有夏梓堂两人来说事,夏晏清再到作坊时,时辰已然不早。

  不多时,就是午饭时间,忙碌的工匠们轮着班儿,草草吃过午饭,依然回到池窑自己的位置忙碌。

  鼓风的、加碳的、准备出料和准备投料的,在方朝生那张棺材脸的巡视下,众工匠丝毫不敢懈怠。

  这是第一次投料生产,火力调节不太均匀,导致融化池内原料熔融时间不统一。稀软的玻璃液出料时,夹带了没有溶解的杂质。

  大家是又第一次面临这种情况,没有经验,融化池出料很是起了番波折。

  在方朝生的不停指导下,各工匠都在尽力,手忙脚乱的用了各种办法,才让这次产出很不均匀的玻璃液达到流动条件,料液最终出到冷却池。

  冷却池的作用,是为了把稀热的玻璃液冷却到可以操作的较粘稠状态。但这一段也是有一定温度的,尤其出料有问题的情况下,这一段的操作就更重要、且是非正常操作。

  众工匠在方朝生和乔辰生的呼喝下,把这一段废料接出来,天光已见晚。池窑在继续运作,方朝生和众工匠也在做着各自的事情,还有所出废料也在乔辰生的指派下,进行随后的处理。

  可众人神色间都有颓色,脸上满是挫败感。

  尤其方朝生,看起来极为失望、懊恼。

  倒是乔辰生因为和夏晏清的交流多一些,对不顺利的状况有心理准备,一边做事,一边开解方朝生,众人的情绪才渐渐好了些。

  如果是现代,自己管辖下的生产系统出现这种情况,主管一定要留下来加班,继续观察接下来的运行是否顺利。

  可在这个年代,她是女子,按规矩,就算在大白天,那也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所以,就算夏晏清想留下来看看接下来的出料情况,也绝对没机会。

  好在这种情况在她的意料之中,如果如此重大的技术革新,能一次性成功,恐怕历史进程真的要就此起飞了。

  实际情况是,在生产技术如此落后的情况下,没有完善的仪表和动力机械,想要顺利出料,一定需要试很多次。

  至于别的问题,也要在能够顺利出料,开始正式连续生产之后,慢慢被发现,再慢慢完善。

  正巧夏梓堂散衙之后过来接她,她便也顺着丫鬟的催促,和方、乔二人打过招呼,跟着夏梓堂离开了。

  …………

  乌金石的事没像夏晏清想的那么急,曲江等人的计划,从清韵斋窑场提出两千斤乌金石,由工部自去投入冶炼炉,到时把试验结果呈报皇帝即可。

  可是,中间忽然有了东溪那片地已经被邵毅买下这档子事儿,曲江和乔忠旭不敢耽搁,把工部官员打发去做事,他们两人便进宫求见皇帝。

  依照乔忠旭的想法,皇帝听了禀报一定会震怒。待到皇帝详细询问时,他可以多说几句。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