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零六章 四谛郡的官场规矩_佛爷棍下不留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就要守清规戒律,哪怕冲着患不均的心态,他们也不会替官员出头,君不见唐徵明这般风流人物,娶老婆前都是个处男。

  最初徐胜提议此事的时候,还有人反对称,如此严苛的要求会把有能力的人吓退,不愿当官。

  后来事态的发展证明全是瞎担心,你不想当,有的是人愿意当,成为青叶寺的外门弟子只是不让人过花天酒地的生活,官员享受的待遇并不会少,足够一家五口过上小康的生活,更别说还能享受大权在握的滋味。

  许多在修行路上前途无望的佛门灵修,都乐意应聘官僚之职,他们本来就要守清规戒律,并没有身份转换后的不适。

  说到底,风气的事必须有上面的人带头,最顶层的一圈人大公无私、严以律己、心怀家国,下面的人哪怕满腹牢骚也愿意约束自己,而那些有能力有道德的人会主动跟随,将无德之辈排挤出队伍。

  可顶层的掌权者肆意妄为,过着酒池肉林的生活,放纵亲戚好友贪赃枉法,那么即便嘴上嚷嚷着为国为民,号召手下们清廉正直,把喉咙喊哑了也没人会信,最终劣币驱除良币,只剩一群纯粹的逐利者。

  凡事大不过“以身作则”四个字。

  道慎做了住持后,很少替弟子剃度,手艺生疏了许多,废了些功夫才剃出了一颗亮晶晶的脑袋。

  徐胜道:“你剃光了头发,看起来反倒年轻了不少。”

  “侠僧……圣行者说笑了。”

  瀛州人对佛道向来熟稔,播磨道满或者说戒权很快适应了新的身份,而且既没有称徐胜为师叔,也没有称三藏法师,而是称呼“圣行者”,可见人家能当权臣靠的是真本事,并非全赖救驾功劳。

  要知道,青叶寺中还有一些弟子不知道徐胜从圣女手中接过了“圣行者”一职。

  “你不是贫户乍富,多余的话我就不说了,先跟着人熟悉一下政务,四谛郡跟瀛州的环境存在巨大的差异,不能刻舟求剑,给你两个月的时间,两个月内多看少说,两个月后我会命人逐渐放权予你,看你如何施为。”

  “多谢圣行者安排,必不负所望。”

  “你不必谢我,能者上,不能者下,我这里没那么多臭规矩,做得好你就是此地郡守,我还得代本郡百姓感谢你。”

  至于做不好的后果,徐胜没说,戒权也不认为自己没这样的能力,甚至觉得两个月的适应期长了点,内心已然跃跃欲试。

  瀛州虽然经历了几番劫难,但朝堂里的老东西还是太多了,行事不免束手束脚,而四谛郡却给他一种朝气蓬勃的感觉,且最具威望者乐意放权,这令他不禁期待起未来。

  或许,离开瀛州并非败逃,而是新生?

  徐胜没有理会戒权的内心戏,找到楚君昭和空真,交待了事情后,便拎着断折的天丛云剑去寻墨家匠师。

  师兄空梦虽然也擅长筑器,但他更擅长铸造魂器和法宝,而天丛云剑的灵性已失,即便徐胜还准备其它素材,但不认为对方能铸造出一件三品魂器,相比之下,他更需要一件用来战斗的神兵,这方面墨家的匠师更加擅长。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