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各打五十大板_大明:我是五好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父皇,东宫可是没有这么多银子发下去,儿臣让刘瑾把东宫账面上剩下的宝钞都取了出来,换成银子,儿臣在问他们时,更具各自情况不同,儿臣每个人发的银子数量也不一样,多的不过五六两,少的不过几分纹银罢了。”

  弘治皇帝脑子已经有点转不过来:“那你为何要给他们发银子?”

  朱厚照有些嫌弃的看着弘治皇帝一眼:“儿臣不是说了吗,儿臣不缺银子,儿臣问过刘瑾,东宫用度都是宫里负担的,儿臣也用不上。

  既然东宫的奴婢缺钱,儿臣是太子,就是以后的皇帝,父皇不是说了吗,天下人都是皇帝的子民,他们都是儿臣未来的子民,现在给他们花钱也没有不对啊,老子给儿子花钱本就是天经地义啊。”

  弘治皇帝猛然起身,起身过猛竟将镂金边茶盏打翻在地,把众人吓了一跳,就是内阁三辅也都有些激动不能自己。

  在弘治皇帝和三辅眼里,大明最大的问题隐患不是草原,辽东,倭寇,西南土司,而就是眼前这人啊。

  太子的性子实在是令人有些不敢恭维,百官几乎可以预料,若是有朝一日太子登基,大明的情况定然会急转直下。

  弘治皇帝对此更是心知肚明,他很明白鞑靼叩边也好,倭寇之乱也罢,这些都无法对大明伤筋动骨,都还不如自己儿子顺便瞎折腾一下带来的问题大。

  弘治皇帝自登基伊始,一改先帝怠政风气,勤于政事,不仅早朝每天必到,而且重开了午朝,与内阁共同切磋治国之道,商议政事。

  平心而论,除了自己作为君王的责任,更多的还是希望自己辛苦一点,留给自己儿子的江山再清明一点。

  可现在,朱厚照完全打破了他对朱厚照的天花板,最让弘治皇帝高兴的不是朱厚照读书读出来的,而是东宫所作所为。

  弘治皇帝最担心的就是自己儿子长在深宫,多少帝王不是聪明绝顶,可就是少了对天下人的责任最终才失国。

  想一想,太子连东宫的奴婢尚且都视为子民,那对天下人呢。

  至于之前太子所说的那些道理,自然而然就是太子聪明绝顶的产物。

  朱厚照见弘治皇帝大喜,适时添了把火:“父皇,儿臣绝无什么奸人蛊惑,儿臣问过东宫以后,才明白他们也都要吃饭,要活着,这就是利啊,可为什么要入宫,儿臣为什么高高在上,儿臣不明白这才翻书去找,杨师傅是本宫的师傅,要是对本宫不满大可直说,为何………”

  杨廷和暗暗觉得有些不妙。

  听到这,弘治皇帝脸色一黑,要是以往弘治皇帝倒也不会想太多,毕竟,自己儿子的确有些不当人子了,可今天,大不一样,朱厚照表现出了一位储君该具有了良好品质,毕竟,哪个当爹的不偏爱自己的儿子。

  弘治皇帝对杨廷和已是有些不高兴了,我儿子好不容易干了点正事,结果呢,你又是一口一个身边有奸人,怎么,这不就是说太子昏庸不识人。

  不过面上的弘治皇帝倒也没有什么变化,笑着对杨廷和说:“杨卿家,朕看这件事倒也没有和奸人有关。

  太子,日后也要好好跟着杨师傅就学,且不可暗自得意,沾沾自喜。”

  弘治皇帝相当于各打五十大板,朱厚照乐呵呵道:“儿臣知道了,儿臣日后一定要好好跟着杨师傅学习。”

  杨廷和也施礼:“是,陛下。”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