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那味了_大明:我是五好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厚照双手一摊:“何鼎,本宫要送你的,是一份天大的前程,足以青史留名,可以与三宝太监齐名,你何鼎,要还是不要?”

  何鼎瞳孔猛地一缩,三宝太监的赫名即便是现在依旧不减,可以说是宫内所有太监的榜样啊,七下西洋,这等丰功伟绩,怕是千年都不朽啊。

  殿下说,他有这样一份的前程送给自己,这得是多大的福分啊。

  何鼎心里火热起来,但还是小心翼翼开口:“奴婢不知殿下说的是………”

  朱厚照起身,“让辽东文风鼎盛,让辽东成为大明的粮仓,你说这份功劳大不大,足不足以夸耀百年?”

  何鼎如同一盆冷水浇头,透心凉啊。

  要不是面前人是朱厚照,何鼎就要骂娘了,咱家好像不知道一样似的,辽东要是能这样,咱家怕是要名垂千古了。

  可问题是,那是辽东啊,偌大的地方,人加起来还不如江南一个中等府州,还粮仓,连当地驻军都养活不起,都得靠漕粮维持。

  这些,朱厚照也知道,大片的森林,虽然有黑土地,但以当时的技术条件又开垦不出来,所以一直没什么人,没人就没有什么生产力,也就创造不出多少物质财富。

  何鼎脸上笑得比哭都难看:“殿下,奴婢也知道,只是,只是这不是拿奴婢打趣嘛。”

  “是吗?本宫倒是不觉得,”朱厚照面色渐渐严肃起来,“文风鼎盛是要有人读书科举,江南文风鼎盛,无外乎两点,一是有人,二是有钱去读书。”

  何鼎苦色点点头道理都知道,从洪武年间设了辽东都司,奴儿干都司以来,其中数次迁民,可都没有办法啊,这地方,听说一年到头冷的要死,什么稻子,小麦,在南边一年两熟甚至三熟,在这,一年一熟都难啊,况且这些年据说更冷了。

  要是这些还能克服,可问题是,鞑靼人还动不动去劫掠啊,一到秋收就动兵,南下不成,就去辽东打秋风,南边九边重镇,大明大半的精兵都在枕戈以待,可辽东呢,只有数万人,还要守住辽阳,锦州这样的大城,兵力捉襟见肘,怎么还有精力保护百姓。

  好嘛,这样一来,谁还去啊,当地除了驻军,也就剩下些军户了。

  朱厚照叹了口气,“说到底,就是地广人稀了,养活不了这么多人,没有那么多的粮食,要是粮食够的话,一切都迎刃而解,人的难题就解决了。”

  何鼎点点头,深以为然。

  “可是,若是有作物能做主粮,能在辽东种植,产量巨大,何公公,你说这样的话是不是就没有难题了。”

  何鼎脑子里一片浆糊,结结巴巴问道:“不知殿下说的,产量几何?”

  朱厚照想了想,“理论上亩产是将近三十石,可没有种过,所以想让何公公去辽东试种,看看实际产量是多少。”

  何鼎只听了前半句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