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百五十五_大明:我是五好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土豆,是朱厚照真正的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不亚于原子弹爆炸的效应。

  在爆了两颗原子弹之前,世界上恐怕没有人相信会有一种武器能在一瞬间带走那么多人的生命。

  同样,在大明,没人会相信会有亩产三十石的粮食。

  就算有文吏传出些什么消息,所有人都是一笑而过,定是那王越讨好陛下,报的祥瑞。

  不可信,不可信……

  周经听到这个消息时,直接把嘴里的茶都给喷出来了。

  三十石?怕是活在梦里吧。

  不对,就是活在梦里也没有这个做法啊,五石,八石已经够是做了。

  周经这样的人,不是少数,整个朝廷都是这种心态。

  紧接着,一条接着一条的消息传来。

  陛下就在刚刚,诏内阁进宫,重新设立司农寺,司农寺卿一职,由首辅兼任。

  司农寺设立的第一要务,就是推广良种。

  然后,就是英国公亲自带兵出京,护送这良种入京。

  这一件件的事情,无不让人目瞪口呆。

  要知道,刘公乃是百官之长,内阁的首辅,可从来没有过兼任某一部的先例啊。

  还有英国公,他可是京营总戎,能让他亲自带兵去护送的东西,那可不是一般的玩意儿。

  陛下重视,可见一斑啊。

  看来这事,不像是假的啊。

  要不然,怎么可能弄出这么大的动静啊。

  整个朝廷,上到部堂,下到刀笔小吏,已经彻底懵了。

  亩产三十石,前所未闻之事啊。

  一时间,内阁里,京师里几乎所有的头头脑脑们都来一探究竟。

  其中,最激动的,还是周经。

  任何事,只要一动,就得要钱要粮

  一旦要钱要粮,就得找户部,可不得问他周经要。

  这上上下下,哪里不要钱?

  说句难听的,就是那有人造反了,自己还要头疼,得,还得找补军饷粮草打仗。

  可以说,以周经为代表的百官,都对这良种产生了巨大的疑惑,甚至是不信。

  这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古人和现代人对新鲜事物接受程度的不同。

  要知道,现代人已经考虑到了男人生孩子这一步了,什么稀奇古怪的消息,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获取的容易,也就意味着,更好的接受,理解新鲜事物。

  可古代人,不一样啊。

  绝大多数人一辈子就在自己这一亩三分地转悠,很多人一辈子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镇上,连个县城都没去过,认识自然浅薄。

  就比如,在农业生产领域,唐代有了曲辕犁,所以,曲辕犁就是最好的,别说是明朝,就是直到现在,有些地方依旧是使用这种工具。

  古人的生产力,大抵就是千年原地踏步。

  就是偶有增长,也只不过是建立在精耕细作之上。

  所以,即便是这个时代最聪明的一批人,他们的认知也局限与时代之下。

  一时间,面对铺天盖地的疑问,刘健一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