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八十三章 各取所需_超级能源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足,就明白道:“刚和航空集团谈过吧?”

  “昨晚谈了一夜。”张勇锡愤然道:“牛的一塌糊涂。他们总共才要20吨的化学品,就好意思要我们出几百万的研究经费……”

  “产品不是还可以向其他公司出售吗?”苏城还不太理解他的愤然。虽然没有多少国家采购的经历,但在苏城眼里,技术和专利本身就是有价值的,花费研发成本,得到研发的成果是理所当然的。在产品尚未卖出来以前就得到预定,而且能卖出高价更是好事,毕竟,就算没有采购,实验室也不能停摆。

  张勇锡的观念显然不同,说道:“他们要的是航空航天专用的化学品,这种东西又不好卖到外国去,等于是一次姓的。”

  苏城笑道:“改一改,说不定能用在什么地方。”

  “能用上就好了,就怕等个十年八年的,又有了更好的品种,这个不就浪费了。”国企人的思维模式明显是不同的,张勇锡才不在乎五年、十年或者二十年后这些专利技术能发挥什么价值,他在乎只是任期内的营收指标,甚至于,他连任期内的营收指标都没那么在乎,只要总公司有所盈利,他就满足了。

  “说的也是,还有更厉害的,万一改革了,集团拆分,这就为人做嫁衣了……”说话的是原纺织系统下属的橡塑集团的王建明,他双手抱肘靠着墙,露出同样的不爽的表情。

  与同龄人相似,王建明年轻时加入的纺织机械总公司可是中国最红火的公司之一,是当时中国有数的托拉斯集团,一手掌握着纺织产业的上游产业,一手掌握着全国10亿人的市场,还担负着出口创汇的重任。而这种“重任”用现代的语言来理解,就是超额利润。

  不过,70年代鼻孔朝天的纺织机械工业总公司背靠的终究是纺织部,经过88年和93年的国务院改革,纺织部一步步的变成了中国纺织总会这个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橡塑集团这样的下属单位的下属单位,自然是拆分再拆分,好的被别人吃了,坏的留给自己。

  要是再过些年,王建明这样的国企官员,也该习惯于被拆分合并的命运了。但在1993年,刚刚被削去背景的橡塑集团,还没做好听天由命的准备,自然也是怨气十足。

  苏城又听了一会,才搞明白了,这橡塑集团多亏了留下一个研究所,今年又出了点人造橡胶方面的新东西,这才有机会参加费老的座谈会。不过,这样一个研究所的维持成本也是不低的,拥有大华实业的苏城清楚,现在的像素集团除非能有顶尖民企的利润增涨水平,否则想熬到2000年都不容易。

  其实,就是能活到2000年的纺织企业又能怎么样?纺织部没有了,这些企业都是自生自灭的命。即使赶上股份制改造的末班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