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一十四章 挖空_超级能源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虑的管安国,根本不用谈判和说明。就千好万好了。

  这么几天的时间,也刚好足够汤处长红光满面的从京城返回了。

  这年头,中国国产的空调要么是零件全进口,国内组装销售。要么是进口压缩机,配套其它零件组装销售。为了购买压缩机,国内的空调企业非得准备大量的外汇。

  因此,陈宝庆拿着大型压缩机的设计图。随便找一家企业代工,对方都要高看一眼。

  生产一台中央空调。就配购几十台家用空调,这样的机会放在大华公关部眼里,那就是上好的公关材料。李琳专门找到了舒浩,将空调挂在了德邦旗下,随便印刷一批logo,就大送特送。

  其中的部分功劳,自然要归于汤处长。

  受到了表扬的汤处长,也变的非常好说话,决口不提826所的建议,反而劝说他管安国快些做出决定。

  管安国本来就有些心动,受到汤处长的推动,很自然的同意了,没几天的功夫,双方开始商讨协议。

  比照钻井采油研究院的三次采油所,856所等于变成了大华实业的独立承包商,只是承包的内容为相对特殊的技术研究。

  两名科工委的领导来到了上*海,另外还有十多名各个研究所的主要负责人观礼。

  在这个艰难时期,任何能够减轻负担的事,军方都会同意。

  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能趁机出来旅游一趟也是个不错的差使。

  苏城在协议书上认真的签了字,接着与管安国交换。

  大华公关部做了充分的准备,让签字仪式看起来很像一回事。

  只是因为科工委研究所的性质,只有两名文字记者来到了协议现场。

  “欢迎加入大华实业。”苏城与管安国等人一一握手。

  按照计划,856所首批就有12人加入大华实业,负责碳纤维所的生产任务。第一批往往是象征意义的,除了一名副研究员以外,其他人都是助理研究员的等级,很难说具有独立研究的能力。

  不过,这些人用以充实碳纤维工厂是绰绰有余的。826所相对于碳纤维的研究,也明显对碳纤维工厂更感兴趣。

  苏城并不介意他们对此大肆研究。在没有专利授权的补贴的情况下,国内研究所连1000万美元的设备成本都难以承担,他们若是能研究出更廉价的生产方式,对大华实业的促进更多于其本身。

  吕所长很不爽的看着苏城将300万元的支票交给管安国。826所要是能有这笔钱,今年的工资就不用愁了。

  一会儿,明面上的仪式结束,吕所长转身想走,却见严海斌直奔汤处长去了。

  “这家伙。”吕所长知道他想做什么,无奈跟了上去。

  严海斌快步来到汤处长面前,也不在乎其他人在,即道:“我们826所比859所的人多一倍都不止,凭什么全给了859所。”

  他没细说是什么给了859所,可所有人都明白。

  汤处长寒声道:“不是你们自己拒绝了?”

  “他才不是真的要合作。”严海斌对此愤愤不平。

  吕所长也藏着话,站在后面盯着汤处长。

  不像是军队,此时的行政机关可不讲究家长制,何况汤处长的行政级别并不比两人高,一时间只能看向苏城。

  “我有个提议。”苏城还真的开口了,笑道:“科工委可以考虑组建一个单独的公司或者研究所,来做碳纤维方面的工作。大华实业也愿意和这样的结构合作。”

  他看看管安国,笑道:“我们和管所长合作的很顺利,也希望能继续合作下去。”

  汤处长一愣,若有所思。

  吕所长和严海斌脸色大变。

  这是要挖空826所的节奏啊!

  ……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