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三十七章伊藤船业_超级能源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法国等老牌船舶公司的唯一生门。

  伊藤隆信以前不关心此事,是因为公司有其他的专务和常务在关心,他一个堂堂副社长,要考虑的是更加宏观,或者能带来更多利润的事。

  现在,面对苏城的成功,他却觉得,船业市场似乎还有发展的前途。

  如果能用6个月做一艘船的话,如今的船业利润怕得提高百分之二三十,不止是有利可图,而且是高利润的行当。

  至于本公司是否能用6个月造一艘船,伊藤隆信根本没有考虑,他认为,中国人能做的东西,日本公司一定是能做到的。

  到时候,大家比拼的仍然是技术积累和人才优势。

  内心里,经过与苏城在阿联酋的直接接触,在俄罗斯的间接接触,伊藤隆信对于苏城的判断,还是有一些不情愿的信任的。

  “既然他认为船业有所为,我们也不应当放弃。”伊藤隆信的潜意识里,有种追踪经营的念头。

  无论是否有赌气的成分,伊藤隆信做起计划,还是有板有眼的。

  考虑到董事会的时间不长,伊藤隆信首先找出财团内与船舶工业相关的企业,然后分析他们的业务量和利润率……

  如果说,苏城做船舶工业,受益的是全国的船舶产业链的话,伊藤商事做船舶工业,受益的主体将集中在本财团内部。他们在各项工业基础方面的水平,比90年代的中国工业体系只高不低。

  若是能够因此而带动集团有一两个百分点的增涨的话,自己离社长的位置也就更进一步了。

  伊藤隆信有点得意的想着,落笔的速度也更快了。

  随后,他的几名助理都被叫了进来,或者分析资料,或者做计算。

  93年的日本,也没有多少计算机可用,资料都是放在资料室里的,要用的时候,就叫那些被打入冷宫的家伙找出来。

  装潢的富丽堂皇的副社长办公室,很快变的灰尘遍布。

  下午。

  田村本部长将千里迢迢赶来的船务公司的宫本社长,以及他的首席工程师,带入了副社长办公室。

  伊藤隆信热情的接待了他们。

  繁琐的欢迎仪式后,伊藤隆信拿出《朝日新闻》,期待的问道:“我看到资料,咱们现在制造一艘船的平均速度是11个月,最快速度是235天。现在,中国人好像采取了某种技术,将速度提高到了6个月左右,我们是否能够达到?”

  “前田。”宫本社长快要70岁了,早就是混吃等死的状态。

  被他叫到名字的首席工程师前田大约40岁,属于野心勃勃的技术派,他好奇的拿起报纸看了一会,哑然失笑道:“这不可能。”

  “为什么?”

  “200天造船,里面肯定是有问题的,我猜,要么是他们提前做好了船只的一部分分段,然后组装起来,于是只计算焊接时间。要么,就是报道的记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