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章 紧缺_超级能源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90年的中国受到西方世界的围追堵截。台塑的70亿美元,不仅是一大笔的投资,还有着超乎想象的政治含义。王永庆待价而沽,自然而得到最好的合同。为此浪费两年时间也在所不惜。

  他的心思,中国方面也一清二楚。于是,王永庆又祭出了在台湾投资数十亿美元的六轻计划,表明自己并不是只有一条路可走。

  于是,双方的谈判再次继续。情况始终有利于台塑,只是漫长的令人想吐罢了。

  苏城的干扰。在台塑眼中最多是一股浊流,有一段时间被影响了,终究是会解除影响的。尤其是本月初,王永庆在美国见到了尚是立法委员的陈水扁等人,虽未表态,但含混的意味更重了。

  王永庆一手是官,一手是商,坐在美国试图用数百亿资产的台塑集团拨动海峡两岸的政府,以求利益最大化。别的且不说,光是这份气魄,也是少有人能及的。

  但越是这样,他也就越固执。

  倒是王胜在大陆呆的久了,有些认同苏城的观点。与其漫漫的谈下去,不如小小让步,争取时间。

  然而,在海沧计划里,苏城和王胜基本没有直接话语权,也只能说到此为止。

  作为一只力争上游的鲶鱼,看着台塑受到的影响有限,苏城遗憾的暗叹两声,表面上依旧保持着笑容,说道:“你们要用这12万吨的甲醇也可以,但有两点要求。第一是要用美元付款,第二是用两年内的最高价作为10年里的原料售价。如果同意,12万吨甲醇就给你们了。”

  王胜极精明的人,立刻问道:“你觉得甲醇价格上涨是中短期的行为,会在两年内达到最高点?”

  苏城并不否认,点头应是。

  大宗商品的价格判断,一百个人有一百个说法。王胜不会因此影响自己的判断,马上道:“我会回去报告的。不管怎么说,无论成与不成,感谢苏董。”

  言下之意,苏城已把以前的人情还上了。这也是王胜下的一份定金,最终台塑若是允诺了这个方案,苏城就不好意思再推脱了,否则赔付两份的人情。

  就王胜猜想,台塑总部允诺该方案的可能性是很大的。甲醇价格虽然在上涨,但用量增加着实不少,海沧又临近台湾的工厂,未来的地理位置只会更好。10年的长合同,最高价偏偏出在这两年,岂不是说甲醇价格要连跌8年?对此,王胜是不太相信的。

  他却不知道,甲醇的价格顶峰不仅出现最近两年,而且持续到了十多年后。苏城虽然记不得具体时间了,但两年这么长时间的跨度,还是清楚的。这一份包销合同,要比分开签署合同更有利,两人都比较高兴。

  苏城心情甚好的要了些小食,准备顺便解决午饭。

  王胜奇怪的道:“苏董,大华石化门前那么多的公司,你真的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