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9章领五郡军事_汉末之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本一场喜贺之会,却因为刘陶死谏,变为悲剧。

  天下之势如暗潮汹涌,世人皆知刘宏为深居禁宫有眼无光的孤家寡人。

  他们都以为刘宏活在十常侍制造的繁荣景象之中。没人敢去戳破这末世泡沫。

  大旱大灾下,必有饥荒。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刘陶出身于宗室贵族,天灾与他何干?最大的灾害在于人祸,作为一个智者,他当然知道危言危行,能自招祸患。

  自刘陶从时游太学的布衣白身起,刘陶就多次向刘宏上书陈事。

  远览强秦之倾,近察哀、平之变。

  摧破奸党,扫清万里。赤子之心溢于纸背!

  结果是“书奏不省”,没有结果。

  幸好,这是最好的结果,无功亦无过,无福亦无祸。

  眼看天下满目疮痍,刘陶太急于求成了,他等不下去了,或者说他不愿意看到百姓受苦了。

  他借助刘凡北定河套之胜利,孤注一掷,强批宦官。

  多言必将贾祸,直谏必将遭灾。

  这就是死谏,带着必死之心上谏。他直言不讳,就为唤醒天子。

  闭气而死,史无前例。这种不可能成功的自杀方式,在他身上完成了,可见他的决心。

  人皆忧己独他忧人,人皆为己独他为国。只有极少数仁者活出了这等境界,胸怀天下,悲悯生民,把家国责任置于己肩。刘陶属于这等仁人中的一个。

  人皆贵身独他贵名,人皆贵生独他贵死。只有少数勇者登上了这等生命的高处,不贪生之乐,不惧死之悲,义之所存,志之所趋,把行道殉道作为生命的最高皈依。刘陶属于这等勇者中的一个。

  华夏五千年,这种无私奉献的人代代有。己做不到,莫说别人。

  这等仁者勇者,千百年来血脉不绝,凝聚为一个国家最可珍贵的民族气节和文化信仰,代代流传,涵养了华夏民族的文化个性与精神气质。

  生逢乱世何惜死,死得其所诚为乐。这是刘陶的人生。

  刘陶死了,天下莫不痛之。

  当他的死传出去后,吏民思之而作歌:邑然不乐,思我刘君。何时复来,安此下民。

  ……

  大殿之上。

  刘宏离开,百官并没有立刻散去。

  大臣们围拢在刘陶面前,哀悼刘陶。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奈何!奈何!”刘宽跪坐在地上,将欲起身,又无法起身。

  他脸上的皱纹就像一本厚厚的书籍一样,叙述着无尽的沧桑。

  “光禄勋一向与刘谏议善,今刘谏议悲哀远去,不去探望否?”

  看刘宽坐在原位不动,何进没安好心的说道。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大将军,做官不肯善始,很少有人善终啊。”

  刘宽没由头的劝说一句。

  “世间无对错,只有强与弱。吾从不相信天下有圣人存在,天予不取,反受其咎也。”

  何进嗤之以鼻的说道,振袖离去。

  身后一群趋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