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章 真真假假,谁知?_请叫我幻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身术秘笈,唬我一跳,下回我买来给大家瞧个乐子。”

  “哈,源长尽管买来,让我等开开眼界。”

  “兴许能练成绝世法术,我出三文大钱,要一睹为快。”

  “别争,我出五文。”

  讲堂里气氛轻松,渐渐地又将话题转到明日,准备请教张望道长的艰深问题。

  三群学员意见相差极左,辩论激烈,很快又飞上空中一对一切磋。

  每回的课题准备,都是在最后一天用比斗方式来定夺。

  徐源长已经能从空中飞掠的身影,与他所学的大豁落斗术相互印证,从而窥到点点腾挪激闪诡谲奇正运用,不再是外行光看热闹了。

  中午下学后,徐源长背着竹箱直奔城中乐水桥头。

  果然不见彦山道长那厮的踪影。

  为了区区三十两银子,不值当啊。

  翌日,九月十五。

  张望道长前来讲堂授课,接过提问纸笺,念道:“请问何以至柔、至静、至慢,达成为内外感悟平衡?”

  扫视一圈下方求知的目光,张道长放下纸笺笑道:“你们这回越发过分,想要一问四惑,是叔潜的主意,还是易云的算计?”

  台下发出阵阵轻笑。

  “回禀道长,是于慎的独创,与我等无关。”

  易云笑着回复,表示不背这次的锅。

  宋叔潜是启天阁道观的弟子,于慎为半月殿道修,和易云一样是这届学员中的佼佼者,各领一个圈子,相互竞争。

  也是郡城道宫有意为之,让小圈子相互对抗辩论,学习氛围不能太过一团和气。

  “‘柔、静、慢’是道家修行的三种智慧,能引申不同心境感悟,三者之间又颇为牵引关联,‘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柔是一种生命力量,上善若水,守柔曰强……所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静为燥君’,水静下而清澈,方能映照世界,人心亦是如此,‘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先慢而后静,少则得,多则惑,大器慢成矣,道家做事不暴不躁,不乱不浊,一切要悠然‘徐生’,勿自乱阵脚……”

  张望道长深入浅出阐述三者的特质,如何调整三门修行心境。

  梳理“致柔”“守静”“用慢”的关联,以达成“清凉无为”之上境。

  却没有触及三者内外感悟平衡的话题。

  一个多时辰的讲授,让徐源长对于道家基础“柔、静、慢”有了整体性了解,不再是一知半解,支离破碎。

  他还触类旁通与障眼术、飞刀技进行柔、慢均衡互证,获益良多。

  修行守静,施术致柔,心境用慢。

  笔录薄写了十页,等空闲下来,还要添加细节和心得补充,这堂课对他太重要。

  “今日讲课至此结束,下回是十月十五,规矩依旧。”

  张望道长笑着宣布完成授课。

  所有学员起身行礼。

  随后是自由讨论时间,张望走到最后,随手放出禁制,单独考察徐源长这一个月对青龙升木术的修炼情况,解答了几处疑惑,飘然出门离去。

  没有询问刺客案子的进展。

  这一幕,所有学员再次看在眼里,自然也就记在心头。

  话说一回是巧合,两回就是看重了。

  半个月时间,在忙碌的学习中过去,那件刺客案子似乎石沉大海,荣牧没有给回讯。

  徐源长又跑了一趟衔玉园铺子,出售绘制的十二张破幻符和地神护身符,身上凑齐八十颗灵币。

  遵循张道长教诲,心境终于有所领悟,整个人多出一份不可言喻的沉静。

  安慈玉看在眼里,心底再次暗悔不已。

  人才难得,错失了。

  ……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