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章地铁婆婆六_韩国异闻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人体里的油膏浸透草芯,慢慢燃烧,一一夜不灭,直到油膏耗尽才死去,俗称“点灯”。

  即使这样,也有不少渔民铤而走险上山采参,但是开春回来的却越来越少。

  朴安泰爬上岸的时候,被岩石划破的鹿皮囊子向外涌着冰冷的海水。他哆嗦着青紫的嘴唇,用抠海参的钩子刮开囊子,抓了把雪在胸口用力搓着,直到被冻透的身体有了血色,这才灌了口烧酒。酒劲儿透进血液,浑身热乎乎的觉不出冷,才套上堆在岸边的衣服,垂头丧气的回了村。

  路过李家府宅的时候,朴安泰狠狠吐了口吐沫,恨不得一把火烧掉这座富丽堂皇的宅邸。

  李家靠着一手晒海盐的绝活,一百多年来发展成晋州最大的名门望户,传了四代,人丁兴旺,家仆如云,就连族长都不知道府里到底有多少人。

  李府有个严苛的规矩,做了李家的仆人,终身不能出府,生老病死婚娶丧假一律由李府承担。每年冬季,都有不少渔民迫于生计自愿签了卖身契进府当仆人,管家会给渔民家里送一笔丰厚的卖身钱。虽然如此,不到走投无路,谁愿意进府终身失去自由。

  两年前晋州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海啸,渔船尽毁,许多渔民眼看没了活路,只好进了李府当了家仆,其中就有朴安泰的妹妹。

  妹妹朴玲秀含泪告诉哥哥卖身进府的决定时,朴安泰坚决反对。朴玲秀表面答应,深夜偷偷进了李府。第二管家送来卖身契和钱,朴安泰疯了般冲到李府,却被家丁乱棍打回。

  回到家里,他请了最好的郎中给重病的父母治病,钱花完了,父母因为思念女儿,先后离世。好端端一个家,不到两个月就剩了他孤零零一个人。

  他牢记着父母临死前的嘱托,苦练水性,下海捞参,攒钱给妹妹赎身。人算不如算,做为中原历朝历代的附属国,高丽王朝交纳的“岁供”突然高了好几倍,渔船税也跟着暴涨。两年下来,攒的钱连买艘旧船都不够,更不用给妹妹赎身了。

  空飘起雪花,朴安泰越走心越冷,走到村口站了许久,一顿脚向李府走去!

  卖身进了李府的朴安泰,每的工作就是扫扫雪,往地上撒盐,避免路面结冰,府里人滑倒受伤。一日三餐除了白米和年糕,还能吃上辣乎乎的泡菜,逢初一、十五府里会赏赐一人一杯烧酒,确实比渔民的生活好太多。

  腊月十五,李府上下张灯结彩,准备迎接新年。仆人们忙碌了一,晚饭时桌上竟然摆着一坛上好的烧酒,仆人们觥筹交错,不多时就喝的酊酊大醉,东倒西歪的睡了过去。

  朴安泰没有心思喝酒,枕着胳膊望着房顶想事情。入府之后他才明白,要想从比渔村还要大的李府找到妹妹,哪怕只是见上一面,简直比登还难。李府规矩极为严格,分男仆和女仆两个大院,平时根本没有见面的机会。只有在新年的时候,族长设宴,全府的人都在后院共迎新年拜神,才有机会见到妹妹。还有一点让朴安泰觉得不解的是,每年卖身到李府的人很多,可是他看到的仆人并不算多。

  “两年没见了,不知道妹妹长高了没?”朴安泰垫伶枕头准备睡觉,这几忙里忙外,累的全身酸痛,睡得也比平时沉很多。

  “吱呀”,门栓发出酸涩的响声,朴安泰正迷糊着,浑身一激灵,想想可能是喝多聊仆人起夜,也没当回事,翻个身准备继续睡。

  “如果这一屋子再没有,今年老祖宗又要开杀戒了。”

  “哎!但愿吧,咱们能活着就好。”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