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行世界花滑篇(34)_退出娱乐圈后我成了大明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苏哲的表现,现场裁判席上的裁判组成员心中都有各自的犹疑。

  就刚刚的这一段短节目上的表现来说,苏哲的表现足够好吗?

  当然。

  这一个短节目从技术动作和音乐的契合、呈现,再到整体难度的编排、对冰面的利用程度等等评分相关的细节上做得足够到位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仍旧是肯定的——今天的这个短节目《微风吹拂》在整体编排上已经补上了曾经的短板,短节目中,每一个动作都与音乐高度契合、最大程度地传达了音乐中所表达的情绪,如果以满分论,这一套的节目编排已经可以达到90分以上的高分。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给这位来自中国的新人选手打出怎样的分数呢?

  哪怕对此前苏哲的节目表现再欣赏,此时,各个裁判心中都对打分的标准产生了迟疑。

  花样滑冰这样的打分项目,裁判在给出自己的分数时,就意味着对一位选手表现的最终宣判,如果想要维持裁判公正严明的姿态,那么每一位裁判在每一场比赛的执法过程中,都必须审慎对待自己所打出的分数。

  不可否认,裁判作为普通人,同样也会对来自不同国度的选手有自己的偏好,但是大多数裁判对此都控制得很好,而isu也在不断地修正着各种裁判判罚的标准与规定,尽最大的可能保证选手们在分数上得到的公平与公正。

  也正因为裁判执法的重要性与公正性,反倒让不少裁判在这时产生了迟疑。

  花滑项目中’出场顺序决定得分’的这个潜规则,若要说起来,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参赛选手根据世界排名倒序出场,就决定了最先出场的选手在世界排名上必然处于较低的位置,这个排名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与选手的个人实力是成正比的。

  排名较低、实力较差的选手在最先出场,那么他的得分较低,自然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了。

  只是在一些赛事中,偶尔也会有像苏哲这样的选手横空出世,这种时候,往往就是对裁判判罚标准的考验了。

  裁判席上,各个裁判组的成员仍旧在思考对苏哲的最终评判,现场观众们火热的氛围却暂未停止。

  冰面上,小冰童们正在来来回回拾取各式各样的老虎娃娃,苏哲则和崔毅一起来到了等分席,坐在等分席上,等待最终成绩的宣判。

  “怎么样?对你的成绩会紧张吗?”崔毅笑着向苏哲提问。

  经过数月的相处,崔毅觉得自家这个弟子什么都好,就是心态有点太过稳了,除了对花滑的知识了解有所缺陷之外,他在连续两次大赛的赛场上,都舒展放松得让人惊讶。

  有时,崔毅也会在心里感慨,这或许就是家学渊源——毕竟是苏寅生家的小孩儿,大约从小就熟悉了赛场的氛围。

  苏哲也笑着摇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