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十七章 京城的议论_大顺小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程子儒那德行,以为名字有个儒,自己就是儒家代表了?处处摆出一副卫道士的架势来,其实是读书把脑子读傻了!”

  王云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看向曾葆华,含笑问道:“茂明,你真的以为子儒是读书读傻了?”

  “老师,难道不是吗?”

  “现在朝中和士林盛行崇古薄今的义理学。”王云淡淡地说道。

  “老师,你是说程子儒故意这般,好投某些人之所好?”

  王云没有正面回答,“我支持崇古,只是希望改正摛藻雕章、堆砌浮华的文风,不是要他们薄今,而后一味地崇古,佶屈聱牙,艰深晦涩。从一个极端走到另外一个极端,中庸之道,他们真是白学了!”

  回到后院的书房里,王云把丘好问完整的书信和附件递给了曾葆华。

  曾葆华看完后,惊诧地说道:“这位岑益之还真是位奇才啊,不耗费半点民脂民膏,就能修建这么一个聚宝盆?看这规划书,似乎成功机会很大。”

  “除了这一点,我更看重这位岑益之调和均衡各方势力的能力。我在龙泉驿悟到一个道理,能做多少事,能成多少功,在于你是否能借势用势。而借势的关窍在于审时度势,用势的关窍在于调和均衡。”

  听了老师的话,曾葆华忍不住再读起手里的文卷,过了好一会才说道:“学生明白老师的意思了。借势,在于署理知县,有正堂一言九鼎的权力,正好行事。就算后面正印知县来任,事已做,功已立,落袋为安。用势,调和省、府、县三级的权柄,拉拢韩尚书、乐王和其他人马,以利诱之,让他们不说支持,至少不反对。”

  王云等了一会,发问道:“就这些?”

  曾葆华诧异地问道:“老师,还有吗?”

  王云没有直接回答,“再过一月,你就要散馆了,到时候给你谋个巡按御史的特差,去富口县看看。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实地看一看,再跟那位岑益之聊一聊,就知道里面的真正深意。”

  “遵老师教诲!”

  继续求票求收藏!!!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