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四章 覃北斗的算盘_大顺小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是知道的,六万两打住。其余七七八八,零零碎碎的,合在一起十八万两。”

  “开阳兄殚精竭虑,确实不容易。”

  “兄弟我接差事前,皇上有交待,事要办好,又不能太铺张浪费了。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尽力做好本分之事。”

  “自先皇年间,朝廷国库枯竭,赋税是入不敷出,年年是寅吃卯粮,拆东墙补西墙。皇上入继大统,励志图新,提倡简朴。又得开阳兄执掌户部,开源节流,终于让国库有了盈余。”

  覃北斗摇摇头道,“话是这么说,可是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国库现在有了点银子,可是花费的地方更多。”

  扳着手指头,覃北斗开始算起帐来。

  “宫里面,自从正弘元年,按照祖制给后宫嫔妃们添了一次首饰头面。按规矩是三年添一次,到现在已经四年多,再不添置,真说不过去了。所以这二十万两银子省不掉。”

  “漕运,从前朝开始,沉疴积弊,病入膏肓。一百石粮食从东南起运,到通州大仓,还剩下五十石,已经是祖宗保佑,上天开眼。京城、直隶,几十万张嘴巴等着这些米下锅。实在耽误不起。”

  “正弘元年内阁合议,疏通津沽到通州的北运河,再疏通西河,连通北运河,为海运做准备。可是两三年过去,内阁咨文下了十几份,就没有动过一锄头。后来还是昱明公,改任工部右侍郎,找了机会以工代赈,以数万直隶灾民,疏通了北运河。”

  “昱明公开了头,总不好不做了。于是朝廷开始了西河工程,工期两年,需要一百万两银子。”

  “开阳兄,开海运不是众说纷纭,没有最后定夺吗?”

  “开海运已经是大势,这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朝廷顾忌的是运河上二十多万漕丁。一旦改了海运,运河的活少了,这些漕丁要被裁撤近半,会闹事的。”

  “开阳兄知道这里面的关窍啊。”

  “怎么不知道啊!那条运河,原本是我大顺朝的大血管。可是趴在上面吸血的人太多了,已经不堪重负了。不革新除弊不行啊!”

  袁可立也忍不住长叹了一口气。

  他想起从豫章回京时,路过两淮、鲁西运河段时,看到那些什么香教、白莲教、天道教,群魔乱舞,侵蚀地方,跟漕帮漕丁牵绊极深。要是漕丁闹事,这些妖教响应,怕是一场祸事。

  那些话在嘴巴口打了几个转,袁可立还是把它们咽回去了。

  现在说有什么意义?别人说不定还以为自己危言耸听。等自己去岭东齐州赴任,收集足够的证据后再说。

  “现在豫章那里,乐王谋逆,一场战事打得如火如荼。我问过昱明公,平定叛乱,差不多要五万兵。除去正常吃食,一个兵的饷银、兵甲耗费等乱七八糟的,差不多一月要三两银子。五万兵就是十五万两银子。”

  “昱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