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2章 俄罗斯套娃_大国重工: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后,钟成就和付华全一起在人事管理系统中挑选出八名备选的研究生。

  条件虽然没有钟成刚开始提出的那么严苛,但也基本满足了前三项条件。

  因为军训还没最后完成,钟成与付华全商量好,这些人军训成绩合格了就直接给他送来。

  钟成这时反而有点后悔他提议的所有新人必须参加军训了。

  如果这八个人军训都不合格,他是要还是不要呢?

  ……

  9月8日。

  在“天外天”地下九层的会议室,钟成召开了团队研讨会,算是朱雀战机项目的第一次正式会议。

  这大半年时间,虽然大家也在摸索朱雀战机的设计方案,但因各种事情分心,没有全面的分析讨论过。

  钟成在投影仪上把他在今年春节前介绍的朱雀战机预想的性能列了出来,大家逐一讨论可行性。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朱雀战机30吨的起飞重量问题,这比精卫无人战机3吨的起飞重量高出了十倍。

  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他问题才有讨论的意义。

  钟成当初设计的用装备100组夸父二型动力电池、100台新型祝融电推提供动力。

  大家讨论之后,认为虽然电量和推力是够了,但是不可行。

  因为这动力系统的重量就达到了8吨不说,体积也不能容忍。

  一台新型祝融电推的体积虽然只有一个鞋盒大小,一组夸父二型动力电池也有一个微波炉大小,但100套下来,就要占去朱雀战机三分之一以上的内部空间。

  这还不算相应的控制电路系统占去的空间,如果再加上伏羲光脑、武器、雷达、制冷、增压等等系统,怕是只能放进一只猴子在里面驾驶了。

  而且100台祝融电推密密麻麻的排列,推力不集中,还存在相互之间的干扰。

  动力电池好办,老办法拆散了重组,能省去一些空间和重量。

  但祝融电推就不行了,这是一个以电离室、电子枪为核心的离子发动机,不可能拆散重组的。

  只有两个办法解决,要么微型化,要么大型化。

  大家讨论了一下,首先就否定了微型化的办法,一是难度太大,二是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祝融电推现在已经够小了,一个鞋盒的空间内集成了大量的元器件,再要小,就只有走纳米技术的路线,这不是几年能解决的问题。

  而且大家觉得也没有必要,离子发动机主要还是应用在大型飞行器上,也许将来还会用于外太空飞行。

  所以现在就进行大型化,算是提前做准备了。

  刘玉柱首先提出直接把祝融电推体积加大就行了,但马上就被姜言驳倒了。

  祝融电推体积增大,带来的推力增大是不成正比的,在伏羲一号上她已经做过了模拟,增加一倍的体积,最多培加倍的推动力。

  而且在目前祝融电推的结构上,体积增大也是有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