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0章 上映(求订阅,求月票)_溯流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天日志的时候,整篇就一句话:我想知道中国队有没有出线。

  这一句话,就把杨萧给整笑了。

  至于他吟唱的那些诗……比如他会看着地球的方向说:故乡,是离开后才能拥有的地方。

  嗯,第一句就很让人伤感。

  随后是第二句:健康,是生病后才会明白的东西。

  这句倒也还好。

  第三句:活着,只有倚靠死亡才能让人体会。

  顺便调侃了《活着》这本书。

  第四句:大粪,越臭说明活性越强。

  什么嘛!

  最后一句不但不工整,还破坏氛围。

  不过就因为最后一句,引出了毕东华的计划——他准备在火星上种粮食。

  杨萧发现,毕东华废话很多,但是他这些废话总是能推进故事进展。原本读者还在为他那些碎碎念和歪诗会心一笑,紧接着就要为他接下来的处境感到忧心,同时又会充满希望。

  他要种植物,能成功么?

  只看了一半的一半,杨萧就敢断言,这部小说已经成功了。

  它走出了一个很特别的路子,加上于东本身的功底,让故事变得非常有趣,看到现在,只有主角一个人的日记,却一点不让人感到枯燥。

  ……

  杨萧还没把前面一半看完,谭锴已经把后面的部分看完了。

  谭锴拿着剩下的稿子来找杨萧,头一句就问,“怎么样?”

  杨萧带着笑脸,“很好,非常好!”

  谭锴举了举手上的稿子,“后半部分水准依旧,而且还附了一份感谢信,你看看。”

  杨萧接过感谢信,上面感谢了这次提供资料的单位,比如川省科协、金陵航空航天大学。

  “于东有心了,回头发排的时候,把这个感谢名单放在最前面吧,让读者们一开始就能看到。”

  谭锴笑道,“我也是这么想的,我之前还担心呢,担心于东的新书真的写了什么火星移民的故事,被其他人猜中了题材,不太好看。”

  “这种担心是无谓的,我相信,即便于东写了火星移民的故事,也能写出不一样来。《火星救援》现在发表出去,别人就算想要模仿恐怕也模仿不来,里面涉及了太多的东西。专业知识先不说,那些可能用心些都可以搞定,但是毕东华这个人物的塑造,不是一般人能做得来的。”

  “倒也对,我感觉这个天问计划要火,名字起得很好。而且你有没有发现,这部小说里面有《第二世界》的世界观,提到了很多《第二世界》里面提到的东西。”

  “我当然发现了,这是于东的一点小心思。在不影响没读过《第二世界》的读者阅读体验的基础上,还能引发这部分人对《第二世界》的兴趣,很巧妙。或许,等到以后有人解析了这部小说,还会对余桦以及毕飞雨的小说感兴趣。”

  “所以说啊。”谭锴感慨道,“这部小说,很有心思。新一期恐怕赶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