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9章 理发_溯流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你们先忙。”

  旁边的赵老师见金羽澄跟王安意都认识于东,就有些好奇,“这位是?”

  王安意笑呵呵地说道:“老赵啊,亏你号称什么百晓生,于东,咱们上沪本地的作家都不认识啊。”

  “哦,原来是于东,幸会,幸会,我是赵厉宏。”

  听到是赵厉宏,于东也很意外。

  上沪有名气的作家就那么些个,赵厉宏算是其中排得上号的。

  赵厉宏作品主要都在诗歌、散文这块,他还有不少作品入选过教材,于东还在后来燕师大版的中学语文书里面看到过赵厉宏的《学步》。

  只不过眼前的赵老师,看起来更像个街溜子。

  街溜子也有街溜子的好,赵厉宏非常自来熟,第一次见于东就拉着于东聊得火热。

  “我这是有眼不识金镶玉,愣是没认出来你。《上沪文学》这边我熟啊,小金会理发,我跟王安意经常过来找他帮忙……”

  聊了一会于东才知道,赵厉宏现在跟王安意情况差不多,都是上沪作协的专业作家。

  他们平时都在协会创作室,因为工作属性,比较自由,所以经常会跑到其他单位串门子。而且他本来就在《萌芽》杂志社工作过几年,对作协的这栋楼熟得不能再熟了。

  也是因此,他也常常自诩百晓生,上沪作协大大小小的事,形形色色的人,就没有他不知道的。

  过了一会儿,王安意理完发,换了赵厉宏去理,王安意又拉着于东聊天。

  王安意确实喜欢于东这个小弟弟,当年于东还没成名的时候,两人就结了缘,而且当时王安意就觉得于东不错。

  “金陵又不远,没事回来看看嘛。你是上沪人,现在到金陵工作,上沪作协不就是你娘家么?刚才我笑赵老师没认出来你,其实你自己也有问题的呀,你要是多回来看看,他怎么可能认不出你。”

  正在理发的赵厉宏听到这话,笑着接茬道,“是的嘛,不怪我的呀。”

  金羽澄拿着推子给赵厉宏推脖子,一边推一边说道:“这也不怪于老师,他确实很忙。他不像二位老师,能专心创作,学校还有那么多学生要他去照顾。”

  王安意当然不是要怪于东,不过是在拉家常而已,听了金羽澄的话,她笑道:“我知道,他每年产量也高,比得上我跟老赵加起来了。”

  “是的呀。”

  “以后上沪文学这块,还得靠小于撑着了,我们眼看着年纪不小了。”

  “年轻的时候是要拼一拼。”

  ……

  于东坐在小房间里,听着三人你一言我一句的聊着天,感觉像是真地到了一处乡镇的理发室,碰到一起来剪发的老乡,闲来无事拉几句家常。

  至于外面的编辑部,像是远在天边的世界,多少烦扰嘈杂都被挡在门外。

  到了后来,王安意左左右右地看了于东一圈,大手一挥,“金羽澄,一会儿给小于也理个发。”

  “不用,不用。”

  于东的拒绝根本不管用,王安意跟赵厉宏两人一左一右押着于东,像是押解犯人上刑场一样,将他按到了椅子上。

  来活了。

  金羽澄笑了笑,举起了剪刀。

  于东千想万想,也不会想到,他就是来作协串个门,连头发也顺便给理了。

  请收藏:https://m.sevd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